第十六章 从钻天洞庭到全面开花
类似今日的“滚动开发”;二是股票质押贷款,将自己持有的其他产业的股票作抵押,这等于是将其他产业也纳入了房地产的资金链;三是挪用各种能挪用的款项,不仅有其他产业上下游的欠款,甚至还包括“存户款”(估计应是客户的预付款之类)及公款。
就在徐润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充满更多期待的时候,法国人将军舰和炮口对准了大上海——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爆发,上海的股票及房地产市场从高潮跌入低谷。银根紧缩,钱庄倒闭,股票暴跌,徐润的资金链断裂。到1883年,徐润以股票形式在近代企业投资达白银127.5万两。这些企业股票的大幅缩水,让徐润被深度套牢。
22家钱庄找上门来索要贷款,在无法从钱庄再贷到钱的情况之下,徐润以寻找新股东入伙作为应对策略。情急之下,徐润试图以公司一半的股份说动盛宣怀入伙,但没有成功。
徐润找错了入伙人,接踵而来的一场人事清肃将他置于了死地。对于轮船招商局在金融风暴中蒙受的损失,李鸿章派盛宣怀去轮船招商局清查,盛宣怀调查后禀报朝廷说,徐润“假公济私,驯至亏欠局款,实属瞻玩”,应该革职处分,并照数赔偿。
徐润提出,他在轮船招商局11年,仅领薪水2.5万两白银,局中存有各项余款70万两白银,作为出资股东,他按照既定章程可提取两成分红,可不可以用这笔分红抵消所欠局款,但遭到盛宣怀的拒绝。徐润职权被夺,股权尽失。无奈之下,只得将股票和地产贱价脱手,套现解困,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90万两白银,茶叶等其他生意也深受影响。
1883年年底,唐廷枢满怀热情和斗志,准备回国大干一场,但他已经不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因同一原因,唐廷枢、徐润被迫离开轮船招商局,郑观应也曾被迫离开机器织布局。与徐润不同,唐廷枢之前一直在筹办开平煤矿,他离开轮船招商局后就委身于开平煤矿,一干就是多年。
与徐润囤积房产和地产不同,胡雪岩是在囤丝大战中毁于一旦的。在此次危机中,徽商胡雪岩被盛宣怀在最关键时刻踹了一脚,最终导致破产。
与祖籍徽州但在外地发迹的湖州丝商张颂贤(1817~1892)一样,胡雪岩也是出身徽州,不同的是他发迹在杭州。胡雪岩的红项商人身份,在中国无人不知,张颂贤却为人知之甚少。张颂贤是湖州商人“四象八牛”中的“四象”之二。所谓“象”,指拥银百万两以上的丝商。他的孙子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1870年左右,胡雪岩与湖州南浔“四象”之一的生丝商人庞芸皋合作,从事丝出口生意。19世纪七八十年代,胡雪岩察觉到在沪洋商日益掌握丝价主动权,抑价收购,使华商吃亏过甚,于是,他集结散户,合力对付洋人,以图扭转局面。
从1882年5月开始,胡雪岩垫付大量资本套购运往上海的所有生丝,外商想买一斤一两也不得,生丝价格大幅上涨。外商就向胡雪岩说愿加利1000万两白银,将其手头的生丝如数转买,而胡雪岩非要1200万两白银不可,双方没有成交。胡雪岩邀请丝业同行合议,收尽各地生丝,共进退,迫使外商高价收购,以图厚利。
在英国驻沪领事麦华佗看来,过去中外贸易是冒险事业,但在电报使用和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它将被只有最低利润的稳健商业代替”。他是在目睹了一批洋行先后倒闭后说这番话的。当胡雪岩试图坐庄时,风险也正向他袭来。
1883年1月,著名的金嘉记丝栈倒闭,2月11日,大约50家商号、41家钱庄关门。1883年,中国生丝再度减产,估计只有35000包,而意大利丝再获丰收,雪上加霜的是,此时中法战争爆发。1883年11月,胡雪岩与江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