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站稳上海滩
才算没事。
虽然有兵船保护,但因经常遇袭,而帆船又不尽安全,宁波船帮领袖费伦志、盛植琯开始商议购买大轮船护航。1854年冬天,经在沪宁波商人张斯臧、杨坊的鼎力相帮,大家集资白银7万两向外商购得宝顺号轮船,这是上海最早的万吨轮船。
朱棣于1415年决定开通从杭州到天津的数百里大运河,这敲响了海运粮食的丧钟。由此从事海运的人数、造船、海员的数量、海员的地位、船舶的修理、船舶的体积等均受到了严重影响。继叶机之后,浙江人出任上海知县或道台者为数甚多。被小刀会击毙的上海知县袁祖德,就是浙江钱塘人。
1854年8月,蓝蔚雯成为吴健彰之后的上海道台。他虽原籍广东大埔,但寄籍浙江定海。也是在这一年,14岁的宁波人叶澄衷来到上海,在法租界一家杂货店当起了学徒,17岁时便在黄浦江上摇小舢板,专做供应外国轮船日用品和副食品的小生意。
1836年,徽州人汪忠增出任上海道台时,发动徽商出资建造了土地免税的徽宁会馆。在蓝蔚雯任道台时,四明公所董事谢心、庄巨、方椿等人呈请蓝蔚雯,将四明公所划入官图,免去税收,得到成全,蓝蔚雯还欣然撰写了四明公所义冢碑文。
1859年,另一位浙江人吴煦督理上海海关兼上海道台,1860年,为钦命盐运使署上海道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吴煦干了两件在洋人及清政府眼中都可圈可点的事情。一件事是,在任上海道台前,他奏请由广潮商人协助收取鸦片捐税,成绩不菲。另一件事是,他与同乡买办丝商杨坊组织洋枪队,用西洋方式训练士兵,并组织菲律宾雇佣兵参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杨坊甚至将女儿嫁给洋枪队首领华尔。不幸的是,华尔很快战死了。
1862年,“商战”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曾国藩的书信中。也是在这一年,太平军围攻上海,另一位浙江永康人应宝时(1821~1890)进入了李鸿章的视线。应宝时以候补知州身份,与当地士绅联合外侨设立上海会防局,筹措械饷,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1864年2~7月,应宝时以候补松江知府身份代理上海道台,1865年9月接替广东人丁日昌署理上海道台。到任不久,他就拒绝了英商淞沪铁路公司修造淞沪铁路的请求,而丁日昌在任时,曾降低中国商船的税收,以便中国商船在牛庄—上海的豆类贸易中同外国船舶竞争。
叶氏智慧与首善:做人当如叶澄衷
叶澄衷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他走出了很多草根出身者梦寐以求的人生。
在兄弟姐妹5人中,叶澄衷排行第四,他6岁丧父,在去上海前,他11岁就开始在油坊铺里做学徒。他在上海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鲜活的励志剧。
很多传奇的财富故事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演。譬如宁波人穆炳元,原是清兵里的一个小头目,在鸦片战争定海之役中成为英军俘虏,英国人“以其年少且习琐务”,就教他英语及普通学科。
上海开埠后,穆炳元被派上用场,每有大宗交易,英国人必请他为居间人,于是他成了上海滩最早的买办之一。他一人顾及不暇时,便广收学徒,教授他们英语及外贸知识。
宁波鄞县秦君安是一名颜料商,其发家据说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名德籍商人回国参战,将在华业务及财产无偿转给了秦君安负责,栈存染料则以低价转让。
其他因学识、潜质而鱼跃商门的倒插门女婿,也为数不少。广东大埔的张弼士是张裕葡萄酒的创始人,早年到印度尼西亚巴达维亚(现雅加达)去闯荡,成为福建纸行侨商的女婿,进而开创了一番精彩的事业。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在天津成为航海公司负责人的女婿,福建人李光前在新加坡成为陈嘉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