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的“思想者”与“实践者”
“解思忠是一个思想者,也是一个实践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王蒙,读过解思忠的《国民素质忧思录》和《观念枷锁》后,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书评《实行者的勇敢思考》;文章中的这句话,可以用来概括解思忠作为一名人文学者的特点。
进入国务院后,解思忠在治学道路上开始了一个转变,即由文学创作向学术研究的转变;与此同时,他本人也经历了一个由作家向学者的转变。在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作家与学者之间既有矛盾之处,也有相通之处,正如他在《素质与命运》一书中所说的:
学者追求的是理性与逻辑,必须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作家,尤其是进行纯文学创作的作家,最好能保持一种朦胧状态;若像哲学家一样思维过于周密,表述过于准确,就会丢掉文学中最感性、最形象,也是最生动活泼的东西。正如有人所说,作家不可太聪明,太聪明就成不了大作家;太聪明的作家往往自我扼杀最宝贵的感情,或者十分愚蠢地使这种感情庸俗化。我甚至认为,文学是傻子写给傻子看的东西。
作家与学者也有相通之处。作家要想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存在,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是不行的。前些年一位作家有感于许多同行的学术水平低,其作品缺乏思想深度,曾提出过‘作家学者化’;后来,又有一位学者有感于许多同行知识丰富而才思枯竭,论文的表达方式常常是知识的堆积和形式逻辑的推理思考,使得多数学术圈外的读者往往因缺乏兴味而不能卒读,其研究成果难以在人民大众之中传播,所以也曾提出了‘学者作家化’。‘化’,诚然是很难做到的,但这并不妨碍作家向学者的方向发展,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具思想深度;也不妨碍学者向作家的方向发展,使得自己的成果能插上文学的翅膀。
解思忠到国务院后不久,在一次全国扫盲工作会议上得知: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平均约有400万名中小学学生失学,其中约有百分之三四十是因家庭贫困而付不起每年几十元的书杂费;为了救助失学儿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在实施一项“希望工程”。当时,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促使他拿起笔来,创作了中篇报告文学《希望之光》。作品在1991年1月5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刚一发表,就在境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最早引发了全社会向“希望工程”捐款的热潮;该报曾先后于3月9日与4月14日以《篇篇飞鸿伴随颗颗爱心——报告文学〈希望之光〉引起强烈反响》《留学生情系“希望工程”》为题,对捐款热潮作了报道。他自己也将这篇作品的全部稿酬通过“希望工程”,捐赠给了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1991年3月30日向他颁发的《证书》中写道:“解思忠同志以自己的笔,积极宣传希望工程,并将撰写报告文学《希望之光》的全部稿酬捐赠给贫困地区失学少年,体现了一个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失学孩子的一片爱心。特发此证,以资纪念。”
创作这部中篇报告文学作品,在解思忠的文学生涯中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却最早引发了他对国民素质的忧思。他在《希望之光》中写道:“众所周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正由争夺军事优势逐步转向争夺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科技力量的优势。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正是从这时起,他便开始关注国民素质问题,并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将其作为自己学术研究与写作的主攻方向。
鉴于当时的社会风气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反映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民谣大量出现,解思忠便从民风入手,用了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专著《盛世危言——民风求疵录》。此书在广泛搜集并遴选当代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