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国形象被美国“妖魔化”有其根本政治原因
    1996年11月,一本继《中国可以说不》后在中美两国知识界引起震荡的时评专著《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在北京悄然问世,该书以鲜明的立场、客观冷静的姿态,分析了美国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妖魔化”歪曲的来龙去脉,其尖锐的思想交锋所引起的中美冲击波一直蔓延至今,势头不减。美国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在该书出版不久便提醒人们:“《妖魔化中国的背后》赶在今年底问世,呼应‘说不’系列……这本书可能成为今年最后一本与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对峙的可圈可点的力作。”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由8位留美或有旅美背景的学者共同完成。李希光便是其中的主要作者和策划人。为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美国传媒恶意挞伐的焦点人物,还被一些人不怀好意地戴上“民族主义者”的帽子。这显然与作者李希光的初衷大相径庭。

    李希光曾这样表述他写作这部书的初衷:“于私是为消解胸中对美国媒体不公正报道积压数年的宿怨,于公是指出妖魔化中国的趋向,借以引起双方重视,以稳固中美关系。”

    《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凝聚了李希光在美生活和工作时的思考。

    1995年,李希光来到美国《华盛顿邮报》做访问记者。虽然来美国时间不长,但他看到了美国及西方主流媒体极不正常的现象。

    这年的夏天,李希光来华盛顿工作刚1个月,《华盛顿邮报》系统的亚洲事务负责人阿丽丝女士邀他到希尔顿饭店吃午饭。

    阿丽丝如此热情款待李希光的原因是想听听他1个月来对美国媒体和美国新闻制度的看法。

    “你敢接受采访吗?”阿丽丝女士问。

    “我很高兴通过各种机会同美国新闻界同行交流。但问题不是我敢不敢接受美国同行的采访,而是你们敢不敢刊登我的专访和我的谈话。”李希光说。

    “我们倡导的就是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没有什么我们不敢刊登的东西。”阿丽丝女士态度很坚决。

    采访开始了。李希光对着录音机侃侃而谈。他首先肯定了他的美国同行在新闻采访和报道中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阿丽丝似乎有些不满足,她说她想听听一个中国记者对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看法。

    “妖魔化。”李希光几乎脱口而出。

    阿丽丝脸上露上惊奇和兴奋的神情。她认真听完了李希光的讲演式的谈话,表示马上就把这篇专访整理出来发表,并让李希光第二天在办公室等待摄影记者来为他拍照。

    然而李希光第二天在办公室等了一天,也没有见到摄影记者来找他,阿丽丝的那篇采访自然也没了下文。直到李希光回国前夕,在他的欢送宴会上阿丽丝女士才告诉他,美国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你在采访中讲的多半是批评美国新闻界的话,而且你讲的那些事实又是那样容易打动读者,如果他们发表了你的采访,不等于让他们自己下不来台吗?如果他们能够用事实轻而易举地把你的妖魔化理论驳倒,他们也许会发表你的专访,然后紧接着发表驳斥你的文章,把你当成活靶子批判。”

    这让李希光非常气愤。更让他气愤的是,1995年10月的一天,他和另外9位获“阿尔福莱德新闻奖”的外国记者被邀请听一堂有关维护新闻自由和保护记者权益的课。在会议室里,委员会主任威廉姆·奥姆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印有世界地图的该委员会的手册。李希光捧着这个手册,在地图上找中国,却发现地图上中国版图的西藏部分被绘图者野蛮地挖去,剩下的是一幅残缺不全、无法辨认的中国地图。

    几天后,李希光去看望在宾州大学任教的老同学刘康,谈到这件事时仍难以释怀。刘康对美国媒体的妖魔化做法深有同感。交谈中,两人都表达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高层新智囊简介 >中国高层新智囊目录 > 中国形象被美国“妖魔化”有其根本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