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创新:别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有美国学者研究,当时货币之间的差价悬殊甚大,烟台等沿海地区的3000钱才换一两银子,内陆的县可能是1500或2000钱换一两银子,差距悬殊却同样可以维系下来。同时,内陆的铜钱和铁钱相对受欢迎,而沿海的银钱更贵,原因是跨地区的贸易,往往以银子做货币兑换;而内陆的县更多的是农贸市场交易,更受欢迎的是碎钱。中国古代的当铺、钱庄、票号等民间金融市场一直比较兴盛,甚至很繁荣。尤其是到20世纪中期,各个省都有自己的纸币和金属币,银钱和铜钱的成色不同,比价差别也很大。因此,历史上除了官钱之外,私钱历来就有。西方国家也存在同样的状况。这其实和民主宪政有关系,当公权力受到社会制约太强的时候,有私钱做银行,做货币发行,可以使中央集权受到老百姓的制约,不会把金融的财富全部集中到政府的手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公害。如果单独存在官钱,朝廷转移民脂民膏的能力达到极致,后果就难以想象。
所以,“阴谋论者”抨击美联储是私人银行的股东做起来的背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人类所有的金融发展史皆是如此。再者,对于私人银行掌握货币发行权,人们不必看得那么可怕,就像今天的香港,尽管货币发行权掌握在汇丰、渣打、中国银行的手里,并不是由政府公权力控制,但它的金融秩序、社会秩序照样运转良好。所以,私有银行控制货币发行并不意味着其会滥用,因为有市场的力量来制约货币发行权。我觉得,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宁可把货币发行权留给市场、留给民间的金融机构,也不能完全掌控在公权力手中。至少因为市场的压力,避免了许多混乱和风险。正因如此,山西的票号,多数时候还是经营得颇为兴旺的。因为它们要想使自己的钱庄世世代代经营下去,就必须懂得信誉和声誉的重要性;滥发票号,最后会导致自己的钱庄崩溃。事实上,的逻辑有许多隐形的假设,最后一概没有解析清楚。整本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的假设:民间私人银行或私人股东掌握货币发行权,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逻辑。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就是一枚硬币的不同两面。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后,国内有些人开始有所膨胀了,普遍认为中国比西方将更快走出危机、更快实现复苏。遗憾的是,正因为这种经济模式下的增长来得太容易、太迅速,反而使得国人易于虚妄,不去研究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陈志武:因而,中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接下来的道路,更需要的是制度机制的改革。民主法治才是更加基础性、更加重要的工作。我最近接触一些中高层人士,发现有的人已经开始飘飘然了。对他们讲法制和科学,无疑是对牛弹琴。许多人开始对美国经济危机幸灾乐祸,但他们忽略了美国制度的修复能力。美国之所以成长为世界超级大国,绝不是偶然,背后的制度依赖和模仿是完全不一样的。前段时间,我在做电视访谈时曾说,不要以为奥巴马在走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从长远来看,所有发达国家的成功,都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美国虽然在上世纪30年代实行罗斯福新政,增加政府功能拯救经济危机,但是到了80年代里根做总统时就逐渐放松了管制,克林顿在90年代总体上没有强化太多的管制,所以成就了美国真正最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自主创业辉煌期。
英国当年也是因为实行自由经济才推动了18世纪、19世纪的繁荣,但今天的现状却很遗憾,原因是什么呢?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英国的上市公司,前十位相当于所有交易量的70%~80%,剩下就是很小的中小企业。原来,英国在“一战”和“二战”之后推出了太多的政府管制政策,比如,英国股票要征收05%的印花税,这比现在中国的还要高得多。这些政策使得“二战”后英国的资本市场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退,逐渐被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