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读古长书
例了,凡是更换下来的厂长一律不得平级调动,免了就是老百姓了。但古长书也不搞“一刀切”,坚持有一种人是不能免职的,他们有问题,贪污受贿,喜欢搞女人,同时他们又确实有能力把企业搞好。这种人继续任用。他公开包容企业领导的这些毛病,既要让他们改掉毛病,又要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第四步,在县级机关单位发布安民告示,凡是以后到企业去办事的,一律不许在企业带走任何产品,一律不许拉非广告形式的赞助,更不能搞“拿、卡、要”。银行、税务、工商、财政、公安、宣传等部门,是问题的重点。审计中发现,宣传部和文化局的几个自称为作家的人,写一些报告文学,要出书,全都是找这些企业赞助的。出书后又返销给企业。企业怕他们找岔子,怕他们不给办事。企业也是勉为其难,有苦难诉。所以,县政府要求这些权力部门要自觉,手脚干净一点。把自己该收的税费要坚决收回来,不该拿的东西就不要拿。这个告示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因为这是为企业说话。
古长书在企业整治上绝招迭出,招招出新,再次成了县上的风云人物。省市各级传媒又云集起来,采访他整顿企业的种种方略。在这期间,古长书不想赵琴,不想顾晓你,也不想老婆左小莉,全心全意地扑在工作上。仅仅三个多月,到年底,他所抓的十个县办重点企业中,有五个实现扭亏为盈,三个实现收支持平,一个继续亏损。全县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县办企业第一次实现盈利一千八万元,缴税七百万元。共实现利税二千五百万元。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这个数字,在别的地方,听起来小得可笑、小得可怜,但在这个贫困县来讲却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神话是古长书创造的,他不懂企业,硬是把神话创造出来了。市政府把他的做法当做经验在全市推广。在总结经验时,古长书在会上说:“其实我毫无绝招。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历届分管企业的领导都一清二楚,社会上的人也一清二楚,甚至比我了解得还清楚,但为什么连年亏损?原因很简单,领导们顾虑太多,怕得罪人,怕骑虎难下,怕不好收场,所以下不了手。这一次,县委书记贺建军同志多次给我撑腰打气,没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仅靠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割去毒瘤的刽子手而已。有人说我下了毒手,我承认我下了毒手。下毒手的时候我就把乌纱帽放在一边了,等着给我摘掉。”
古长书的话赢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片掌声。他讲得很朴实,把个人成绩说得恰到好处,没有夸大,把贺建军书记的支持也充分表现出来了。更重要的是,他突出了他工作上的个人风格:大刀阔斧,奋勇直前,敢想敢干。这种品格是任何上级领导都很赏识的。
古长书又掀起了第二轮名誉冲击波。几乎就在这同时,市团委给他发了一张《全省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申报表》,他当之无愧地进入了预选名单。不用操心最终的选定结果,团省委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古长书的声誉越来越大了,影响力越来越强了,威信也越来越高了。搞企业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手段,他的高明与果决让人刮目相看。一个重要的连锁反应是,以前银行不敢向这些企业贷款,怕出现坏账。每回搞点周转资金,企业都得向银行喊爹叫娘地说尽好话。现在情况变了,银行敢放款了。他们把宝押在古长书身上,觉得古长书是个干大事的人,有能力把企业搞好。有了流动资金,企业的日子从此也就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