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兰亭藏娇
人为工,亦以晋人为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人的书法以韵胜,以度高。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期,同时又是精神上极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期。当时的知识分子为了解除精神上的痛苦,而在现实中又找不到乐土,因此在吃药、饮酒、放荡、纵欲、追求刺激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和本质,于是玄学之风大兴。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晋人之美,美在神韵。当时的文人学士在言行上表现为重感情,重个性,重精神风度、气质和神韵。他们往往远离朝廷,寄身于山水竹林之中,在大自然之中寻找欢乐。他们看起来是遁世的、消极的,实际上他们开拓了自然美的新领域。”

    白敬斋说:“这种标新立异的情致,超凡脱俗的言行,飘逸潇洒的风度,就是魏晋风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书法上的成功也是魏晋风度的体现。”

    梦殊说:“二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他们有得天独厚的家庭条件。王氏家族政治上地位显赫,而且因书法人才济济蜚声书坛。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善于行书隶书。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是当时书法名家卫夫人。王羲之生有七子,有五子书迹俱传,王献之天资过人,才气勃发,咄咄逼人,遇事不惊,从容不迫,不畏权贵,敢说敢为。其次,二王成功也得益于老庄思想和佛教思想,老庄思想中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佛教中内心澄静,境界相似,都是逃避现实。王羲之要想摆脱内心的苦闷,追求那种放浪形骸之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体现在言行上,就是重感情、重个体、重精神风度、才情禀赋。王羲之在书法中所追求和表达的审美感情和个人意趣,也就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所崇尚的韵胜度高的书风。诚然,江南山水也启迪了王羲之父子的艺术灵感。江南秀丽空灵的山水美是东晋时代文艺脱拙成巧变质为妍的自然环境因素,它淘染了士族文人的心境。”

    白敬斋道:“人于山水,如好美色;山水于人,如惊知己。”

    梦殊点点头,“王羲之退隐后,定居这里。这里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青翠,云兴霞蔚。王羲之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行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白敬斋叹道:“王羲之书法的成功要感谢唐太宗李世民,他酷爱王羲之书法,将书学列为国学之一,把书法作为文治的一部分,据说他去世后,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也一同与他殉葬了。从此以后,王羲之就有了书圣的光环。”

    梦殊道:“是啊,唐太宗曾著有《王羲之传论》,以书取仕是他的主张。唐太宗的大臣欧阳询的楷书成就甚高,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唐代的草书大家怀素幼时出家,为玄奘门人,性灵豁畅,嗜酒,人称醉僧。幼时在寺院刻苦临池,秃笔成冢。他与张旭齐名,时称‘颠张醉素’。”

    白敬斋说:“我听说过怀素醉蕉的故事。”

    梦殊呷了一口茶,又说:“宋代米芾称赞怀素书法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白敬斋道:“我觉得米芾是学习王羲之书法最佳的人,他是山西太原人,天资高迈,为人狂放,不能与世俯仰,故仕途坎坷。他的代表作《蜀素帖》被称之‘米之兰亭’,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内容是米芾自咏诗。元代的赵孟也是书法大家,他是宋宗室,浙江湖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鹰坟简介 >鹰坟目录 > 第九章 兰亭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