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966年10月30日,万灵节的前一天,在洛杉矶东南60英里处的利维赛,奇蕊·荞·贝茨和她的父亲丘舍夫·贝茨一起度过了这个星期天的上午。父女俩先去圣卡瑟琳教堂做弥撒,又到膳帝餐馆吃过早中饭,然后兵分两路,丘舍夫去海滩,奇蕊·荞回家念书。
奇蕊·荞·贝茨是利维赛市立大学一年级学生,身高163米,体重53公斤,亚麻色头发,蓝眼睛,经常的户外锻炼使她的皮肤呈健康的棕褐色。奇蕊·荞从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学校球赛拉拉队的队员。她不仅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还有一份在银行的课余工作。她的理想是毕业后做一名空中小姐。奇蕊·荞的哥哥在美国海军中服役,驻扎在东海岸的佛罗里达。自从一年前母亲去世后,奇蕊·荞与父亲相依为命。丘舍夫·贝茨是科罗那海军兵器实验室的机械师。
大约下午五六点钟,奇蕊·荞决定去一趟学校图书馆。她本想打电话约一位朋友一起去,但那位朋友有别的事。奇蕊·荞给父亲写了一张留言条,刚出门就看见丘舍夫回来了。后来丘舍夫再次出门时也给女儿留了一张条。
丘舍夫·贝茨回到家里已近夜半时分,他临走前留的条子还在那里。但丘舍夫并不是很担心,女儿到底是18岁的大姑娘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再说明天是万灵节,她说不定和哪位女友在一起商量装神弄鬼的小孩子把戏。
第二天早晨丘舍夫一觉醒来,发现女儿还没回来。他给奇蕊·荞的朋友们打了一圈电话,没有人知道她在那里。丘舍夫·贝茨马上报警。
不到一个小时,警方报表上的奇蕊·荞·贝茨就不再是失踪人员了——利维赛市立大学的一位园林管理员在图书馆停车场附近一条僻静小道旁发现了她的尸体。现场的情形触目惊心,真可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奇蕊·荞脸朝下扑伏在一片血泊中。她的胸部有三处刀伤,背部一处,脖颈七处。根据伤口的情形推断,凶器应该是一柄小刀,刀刃长35英寸,宽05英寸。奇蕊·荞脖颈处的伤口非常深,以致颈静脉、颈动脉和咽喉均被切断,脖子几乎整个儿割掉,给人感觉凶手似乎不仅要置她于死地,而且企图砍下她的头颅。奇蕊·荞的脖子上还有被卡掐的印记,脸部好几道划口,被打伤的青紫斑痕遍布全身。
在以后的几天里,警方走访了许多证人,以图弄清楚奇蕊·荞·贝茨临死之前的行踪。那天下午5点半左右,奇蕊·荞曾打电话给她在利维赛国家银行的同事,问有没有看到她学期论文的文献目录。那是最后一次有人与她通话。6点过几分钟,一位朋友看见奇蕊·荞开着她的浅绿色大众轿车去图书馆。还有一位行人注意到,一辆青铜色奥兹莫别轿车紧紧尾随着一位有亚麻色头发女子的绿色轿车。
距离案发现场奇蕊·荞的尸体约200英尺,或60米处,她的浅绿色大众轿车还泊在图书馆的停车场,前座上放着她刚从图书馆借出的几本书。办案人员发现,有人切断了车中用于启动引擎的配电线圈的中线,车里车外有好几个来路不明的油腻掌印和指纹。警方据此判定,凶手跟踪奇蕊·荞到图书馆,破坏了车上的点火装置,然后躲在附近等候。他很有可能就在一旁看着从图书馆出来的奇蕊·荞发动引擎,等到她屡试不成后,便主动上前帮忙,或提出送奇蕊·荞回家。无论奇蕊·荞和他是否认识,她最终跟着他走到了暗处。在两栋空旷的办公楼之间,凶犯对她下了毒手。
按照美国人的标准,奇蕊·荞算是身材矮小的,但她却有运动员般的体魄。从现场收集到的证据看,奇蕊·荞在临死前与凶手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她的双手、手腕和两条胳膊上有数处自卫性伤痕,指甲缝里嵌满了血痂、汗毛和皮肤组织。她身下的地面,用一位记者的话说,“就像刚被犁耙翻耕过似的”。在离尸体10英尺处的草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