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就在黄泽如和陈可镜带领一千多名的垦荒大军走进垦区的那一刻,大家看到,在垦区为垦农们新盖起的那一排排简易的住房前,挺立着一块巨大的木牌,上面用流利的汉字写着“新福建垦场”几个字。那是张三年叫人特意立起来的,这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包括黄泽如和陈可镜。看到眼前的一切,被招募来的垦农们立即便有了一种回到家里的温馨的感觉。当黄泽如看到那种景象时,心里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那种感觉非常奇妙,又令他热血沸腾。那也是他一直想要追求却一时想不出如何去表达的一种气氛和效果,现在,他终于看到了,并且想,他以前所盼望的其实就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理想世界和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为此他在国内苦苦寻觅却都无法找到,但是,如今在南洋,他找到了。这个理想世界和精神家园现在就在眼前,是张三年替他变成了现实。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个人就是孙中山。这个从小就有革命的志向,以“洪秀全第二”自居的革命党人,自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处于危难之时,就毅然决然走上革命道路,并在檀香山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亲自制定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这个农民的儿子,由于他的一系列革命主张,以及后来他推翻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便注定了他必然要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黄泽如认识孙中山纯属偶然。那天,他和陈可镜带着千余垦农从中国搭乘“丰美号”轮船到新加坡,可就在码头上,他碰上了刚刚准备离开新加坡,当年跟他一起在北京参加维新的广东举人王进学,两人阔别多年,都有说不出的感慨。小叙片刻,王进学非常兴奋地向黄泽如介绍起站在他身边的一个人,那个人个子不高,甚至有些瘦小。王进学告诉黄泽如听了可别吓一大跳,黄泽如说,什么人会吓了他?
当王进学告诉黄泽如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时,黄泽如确实吓了一大跳。在此之前,他早就听说孙中山的大名了,他尤其敬佩孙中山为拯救祖国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但只苦于无缘相见,经王进学介绍,黄泽如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孙中山得知黄泽如正要带领那些中国农民准备在沙捞越筹建“新福建垦场”时,也从心里对黄泽如表示由衷的赞赏和敬重。他们都疾愤于清廷专制统治致使中国积贫积弱频遭列强欺凌的现实,孙中山指出,中国要富强,就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而它的前提就是推翻满清帝制,舍此而采取其他温和的手段都不能成功。
黄泽如忽然发现自己当初参加维新改良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以为通过改良就能够拯救中国。那种做法就像是给一个得了重病的大人开一帖给小孩吃的伤风感冒药一样,不可能起到任何的治疗效果。一个行将就木的政府,你就是给它实行什么样的变法,也是无法改变现状的。看来,要改变中国,单单吃点药还不行,就必须像孙中山所说的那样,动大手术,彻底推翻清朝的腐败统治。他觉得眼前的孙中山应该成为中国将来的华盛顿。
短短的晤面,孙中山短短的一席话,使得黄泽如受益匪浅,这与他后来积极投身救国运动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更加坚定了黄泽如和陈可镜他们移民垦殖的决心。孙中山和他的一大批仁人志士的救国是一种方式,他黄泽如把国内的穷苦农民招募来南洋搞垦殖,同样是在救国。然而,垦场初期,千余人的衣食住行,都得操心张罗,他们首先要做的是组织大家开垦荒地,种植作物。根据当初与沙王订立的垦荒合约规定,每个成年人可分三英亩土地,二十年内免税。而实际上每人得到的是五英亩。五英亩是多少呢?如果在国内,那是一个小财主的所有土地。因此,每人一下子拿到那么多的土地,这对于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