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老话
茅盾先生,指示有志写作的年轻人,要他们写自己所熟悉的事情和人物,不要写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换句话说,不要见猎心喜,闭户造车。
那么,一个作家岂不是只能写自己生活小圈子里的东西,永不能越雷池一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比执笔写作更重要的乃是他的生活。他如果平时接近现实,随时随地观察体验,他的写作范围自然就广阔了。
这些关于写作的金石名言,其实也都是ldquo;老话rdquo;了。问题乃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在写作上肯认真做这样准备工作的作家更少。据我所知,以茅盾先生为例,他倒并不是说说就算的。为了要写,他在上海曾天天到交易所里去观察,混在那些随着股票和标金涨落而狂呼乱叫的人群中,亲身去体验他们的那种疯狂感情。因此,他描写人物往往着笔不多,已经活现纸上,正不是偶然的。
在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那几位大师,如福楼拜、左拉、莫泊桑,他们都曾经做到了这一点。据说左拉为了要描写马车撞倒人的场面,要亲身体验那个被撞的行人恐慌心理,自己曾故意在街上去给马车撞倒。这虽未必会是真的事实,但是当时法国这一批作家努力去体验生活,则是真事。
更有名的逸话是莫泊桑与福楼拜的关系。福楼拜受了莫泊桑母亲的请托,要他精心指导她的儿子如何写小说。有七年之久,莫泊桑每天要登门受教,将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去看。福楼拜给他弟子的指导是简单的:观察,然后再观察,再观察。对于每一种东西,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一定要找到最恰当的那一个才歇手。街上有三十匹马,你如果要描写其中的一匹,你一定要使别人一眼就从三十匹马之中,认出你所要描写的那一匹,与其余二十九匹有如何不同之处。
据说,莫泊桑终身不忘老师的这样训诲,养成了随时随地仔细观察的习惯。甚至福楼拜逝世时,莫泊桑随侍在侧,从入殓出殡到下葬,他都一丝不放松的看着,写下了详细的札记。这虽未免有点言之过甚,然而左拉、福楼拜、莫泊桑等人的作品为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文学铺下了坦坦的大路,供后来有志者可以有遵循的途径,却是有目共见的事实。
作家当然可以描写幻想,但是仅凭了幻想却从来不会写成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