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人类特征?
临睡前我总喜欢躺在床上读点东西,一般来说,在我意识到自己睡着前,眼睛就闭上了。不过这次没有。我手里拿的这本科学杂志接连提出的两个结论让我无法入眠。于是我找来一支铅笔,在空白处写起来。
“只有人类能思考”“只有人类了解爱”“只有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为了把人和其他生物从本质上区分开来,瞧我们费了多少心思啊!可结果却令人失望。通过与其他生物的对比研究,那些典型的人类特征不断降级,较高等的动物的思考能力被严重低估,类人猿的世界里也存在爱,工具的使用在很多动物身上都有所体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也许真的有一个人类特有,而其他物种都不具有的特征存在。也只有我们才这么重视这种特有性,只有我们才用成千上万的辞藻来陈述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那条特有的鸿沟,只有我们在大大强调所谓的优越感。其实,这倒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就因为这个话题,杂志中最新得出的两个结论才让我睡意全无。它们恐怕要让那些“鸿沟追寻者们”倍加失望了。
为了指出人类身上更多的低等性,我心甘情愿地拿起笔。刚才我提到了“成千上万的辞藻”,这正是第一个研究的主题:人类的语言,即说话能力。
之前有人发现了一种名叫FoxP2的基因(叉头框P2基因)。当研究人员发现某个家庭中所有成员的这种基因都遭到了破坏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家庭中一半人有语言障碍,特别体现在语法、对语言的理解和写作方面。不过,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利交谈时所必需的协调动作出了毛病,也就是嘴巴和脸难以协调。哇,一个基因突变破坏了人类的语言!结果这个“语言基因”就这么(在媒体中)诞生了,报纸上写着:有人发现了让人类具有说话能力的基因。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这种基因,现在终于可以把人类和非人类永远区别开来了。人类的定义终于确定了!媒体对此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可是这说的都对吗?结论是不是下得太快了?
毫无疑问,这种观点与现实是互相冲突的。FoxP2基因也许的确对人类的交谈——也就是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要冠以“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个圣杯,还言之过早。科学家很早就发现FoxP2是一种控制型基因,也就是说会影响其他基因的运作。况且,我们早就知道这种基因广泛存在于动物世界,就连昆虫也有自己的版本。老鼠的FoxP2基因和人类的只差三个突变(微小的变化),而人猿和猴子的就只跟我们的差两个。也就是说,这种基因很早很早以前就存在了,而人类的版本是后来才在进化中出现的。据研究人员估计,不会早于二十万年前,也就是现代人类出现的时候。
特别有趣的是,我们的表哥——尼安德特人,也经历了同样的突变。这就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有意思的分支话题:尼安德特人在许多卡通片里一直以野蛮人的形象出现,可他们却跟我们有同样的、被某些人视为典型人类特征的基因。难道就不能说,他们拥有几乎与我们一致并且发展程度相当的语言能力吗?另外,假设中还提出,他们拥有语言形成所需的许多其他基因。而我想说的是:一方面只以一个基因作为根据,把人类说成独一无二的物种;另一方面却把跟人类拥有相同基因的另一个物种,看作是原始的或者非人类的,这是不对的。好吧,这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分支话题。
从这个结论中,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个人类发现的所谓的著名“语言基因”,只不过是进化中使人类张口说话的一个小小的催化剂。同样的基因在鸟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即鸟鸣的发展。语言和说话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古老的进化之路为基础不断发展出来的。
结果还是没找到那条横亘在人类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决定性鸿沟。也许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