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记忆里的集体
岗,它还有一个很复杂的课题,那就是过去计划经济里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70年出生,77、78年刚刚上小学,还记得爸爸妈妈的会议很多,每天都要开会,然后我跟我姐姐两个人,一到晚上家长回不来就很害怕,有一种恐惧感。
梁:你恐惧甚么?
贾:我们住的是那种大宅院嘛,经常有人进来拿东西。有的人家厨房里面焖了一锅红薯,也不算很好的食品,晚上一看被人端走了。然后晾了一床被子,忘了收,晚上下班回来也不见了。我们住的是窑洞,分开里外,有一次我跟我姐姐在泥屋,听到外面有声音,冲出去看,有一个男的真的在推我父亲的自行车,准备拿走,看到我们,就说:「走错了」,然后掉头就走。小孩子还是会怕贼的。那个时候北方的冬天,一到晚上八九点钟,天一黑,很萧瑟,很萧条,整座城市一点灯光也没有。爸爸妈妈不回来,在开会在批斗,在集体生火。另一方面也别忘了体制的好处,例如我妈的单位买了一个小电视机,家属就可以去看。但是这个集体生活是甚么样的,我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因为我……
梁︰太小了?
贾:太小了。我大学毕业已经97年。经过六四,基本上年青人都选择体制外生活,我还未毕业,就决定自己做,不要在那个制片场,或者在国家的制作单位里面浪费时间,所以就没有在体制里面生活过一天。当然,对体制给人的伤害也只是有一些了解,但是真相是怎么样子,我不清楚;但它又是好几代人的一个集体记忆。譬如说像我父母,他们从中学毕业就在体制里面,就在计划经济里边,就在国家的集体单位里面,个中感受我们从来没有交谈过。所以到发现了这个工厂的变迁之后,我特别想了解真正把一生交给体制的人群遭遇了甚么?所以这个电影一开始就决定了不是一般故事片,而是想拍一个口述的历史,去找那些老人家或者经历过这种生活的人聊天,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大概在一年的时间里面,我访问了超过一百多个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最后就成了一部电影,也整理出了一本书。
梁:为甚么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那种计划经济下的集体生活消失了,大家却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而那一代人好像也不大去说,不大想谈。这里真有集体回忆这回事吗?他们每一个人说出来的东西,你觉得是否很难编成一个整体;还是你觉得其中真有集体的存在?
贾:它们至少有相同的约束,相同的制度,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公共的事件。譬如说57年、58年、反右、文革、改革开放,这些巨大事件背后的政治动荡,对他们来说有一个共同的遭遇,所以他们感受到的生活和所经历的东西有一个共同性。差别只不过是在共同的机遇里面不同人的反应和不同的处置方式。不过我也特别好奇,我的父辈为甚么不把这个东西说出来呢?这个也是我很好奇的。
梁:为甚么?
贾:我采访了一个工人,上海人,很喜欢文艺。他到了工厂之后,跟一个同时分到厂里面的工人之间有很好的友谊。后来他当兵走了,去了甘肃,他们继续通讯,结果他的这个朋友写了一篇小说叫《茫茫二十年》,其实那个小说就是写他有点不如意,爱情哪,甚么哪,对社会根本没甚么批判。但是工厂查到他有这个小说,而且题目叫《茫茫二十年》,很消极。你也知道那20年是火热的20年,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上不停取得成就的20年,怎么在他心中会变成茫茫呢?所以他就变右派了,就是因为这个小说的名字。然后这个远在甘肃的朋友也遭殃了,给人调查,因为他们的通讯有记录,因为他们写过信。后来他回到厂里,直到文革结束,他一生还在解释这件事情,以及跟这个作者的关系。自有政治运动以来他就害怕再有人问他一遍:你跟这个人是甚么关系?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思想,你是不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