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挥每个人作用的“人的组织”
的人,必然遭受悲惨的失败。
织田信长根据quot;今后是枪炮的时代quot;这一对时代的洞察,在长篠会战中打败了以常胜自负的武田的骑兵队,就是有力的例证之一。织田信长的先见性到处可见。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出于军事要求,大多将他们居城修筑成难攻不落的城堡,对此,信长很快就看出了只有人和财富和信息灵通的情报才合乎时代的要求,因此他把他的居城迁移到安土城等交通要冲之地,从这点上也表现出他的卓越的先见性。但是,该有多么多的人由于体察不出时代的动向,仍然固守老经验,终于从历史上消失了啊!就连拿破仑,都未能自觉到自己过去一贯的作战方式早已陈旧,终于从下坡路上,一路颠落下去。
如果不是一个正确掌握时代变化、和时代共同前进的、进取的领导者,那就不可能有前途。而且他还必须是一个能敏锐地嗅出刚刚出现在表层的轻微变化的人。不囿于过去的固定观念、不阻碍担负着建设下一代使命的青年的成长,这样的领导者,和青年同命运共呼吸,那么肯定会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不只是看到显露在表面上的社会现象的变化,而且能察知隐藏在背后的民众的quot;无声之声quot;的呼喊,察知民众的quot;心的波纹quot;——一个领导者必须是具有这样的心思和感觉的人物。
关于团结
——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锋quot;分兵quot;
当quot;变革quot;掀起激浪的时候——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深层,一定会出现无名的庶民、民众的活动。在美国独立革命时期也出现了站在最前列的庶民青年士兵quot;分兵quot;。所谓quot;分兵quot;,意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立即(ataminutesnotice)①出动之意。他们平时作为平凡的农民、小手艺人从事劳动,但一旦出现情况,立即集合、由全体来对处问题。而且团结起来互助、共同前进。
①此语原为英语minute-man,系称呼美国独立战争时,一声动员令下,立即快速出动参加战斗的民兵。quot;分兵quot;即据minute(一分钟)的意译。
关于quot;分兵quot;,R.A.古洛斯的著作《quot;分兵quot;的世界》(宇田佳正、大山纲夫译,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版)中有详细的叙述。这些quot;分兵quot;们被称为quot;冬天是士兵,春天是农民quot;。冬季农闲期,在大地封冻的严寒中,接受严格的士兵训练,为了保卫祖国的独立,专心致志地锻炼他们自己。
一七七五年四月,在波士顿近郊(康科德、列基希顿)殖民地军和英国的正规军开始了战斗。这是独立革命的开端。在这次战斗中作为先驱出动的是这些quot;分兵quot;们。挑开战端quot;为自由而战quot;的quot;分兵quot;们,他们几乎全是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年。据上述书的记载,战斗在康科德地区的quot;分兵quot;的年龄,quot;不满二十一岁quot;者占百分之三十,quot;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quot;者占百分之二十八,quot;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quot;者占百分之十四。也就是说,十几岁至二十几岁的人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青年的力量蕴藏着多么巨大的可能啊。我想,绝对不应忘记,应相信他们在任何领域中活跃的能量,使之尽量发挥出他们的这种能量。
那么,给这些quot;分兵quot;青年提供英姿飒爽的活动舞台的又是谁呢?恐怕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吧。
——康科德的人们在组成这个quot;分兵quot;队、为独立革命团结起来的过程中,是经历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