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
而动的敬虔精神。就在这一点上,将他们两人截然划分开来。

    这样的历史观,按照始终追求自己成为创造历史主角之梦的近代人的感觉说来,也许不大能为人所接受。这其中所蕴含着宿命论式的真谛的韵味,会直接形成对暴虐权力的利敌行为,而且事实上,它也的确引起过列宁的激烈反驳。但是,托尔斯泰肯定会立即安祥地答复说: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quot;历史上最富于教训意义的现象之一quot;的对拿破仑战争的意义。托尔斯泰这样写道:

    quot;现在,我们明白了一八一二年法军全灭的原因所在。

    ……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预见及此(像今天这样认识清楚)。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能预见到一个由最卓越的司令官率领的世界上少见的八十万大军,和只有它一半力量的、而且是由无经验的司令官所率领的无经验的俄国军队相冲突,而只会落得这样一个完全失败的结局quot;(同前书)。

    这的确可以说是,对于只想将历史的洪流放在人智的测量线上的、某种历史主义、进步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痛切的反证。所谓时运,决不是那样简单的、轻易的东西。如果对于难以抗拒的时间洪流,缺少静听的谦虚态度,如果对历史采取轻蔑的态度,那么历史的巨大激流就会立刻把他吞噬掉,就如同虽然进入莫斯科但却为广漠的俄国土地和quot;冬将军quot;搞得手足无措的、一八一二年的拿破仑一样。……

    这大概是近代人所必须理会之点吧。无限制的自由会招来无限制的专制这种反命题,在柏拉图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中,是赤裸裸地描写过的。在寻求自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之间,落入某种束缚之中,这是人的常态。正如许多历史事例所说明的那样,这其间存在着自由本身的悖理,是历史中看似不合理而实际却是合理的真实。

    我的恩师户田先生经常拿一些历史小说来作为讨论的材料。我记得他有一次曾流露过这样的意见:quot;分析一下波澜起伏的历史事件,十之七是由宿命决定的。quot;对于历史,当然不应使用quot;假如……quot;,不过,将这种quot;假如……quot;放进历史去看,那么不能不使人产生对历史的进程会有很大不同的感觉。

    这种事还不只限于某一事件上,比如quot;鲍罗金诺地带quot;本身也会受这种宿命的支配。在那次战役后过了一百三十年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一地带又成为德苏激战之地,重复了同样的悲剧。看来,这正和人也有宿命相似,国土也会有quot;宿业quot;的。人类也会背负着某种命运吧。如果顺着这条命运之路走下去,就会重复几多的灾祸。这是必须加以避免的。

    总之,人虽然想用自身的力量完成某件事,但为眼睛所无法看见的大的潮流、或为时间的洪流这些绳索系着的情况是多得无法想象的。所以对这种巨大力量抱着敬虔和谦虚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人们说quot;现代是忘掉祈祷的时代quot;,看来,托尔斯泰多少带有激进的历史观,它本身足可以作为劝诫现代人傲慢心态的quot;当头一棒quot;的吧。

    面临quot;死quot;时展开的境界

    如所周知,托尔斯泰在写完了和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辉煌的名著之后,他的精神世界逢着了深刻的危机。尽管他过着幸福的结婚生活,作为小说家赢得了全世界的声誉,而且获得极大的收入,但他却为人生真正目的感到不安和苦恼,在他身上出现了有名的quot;改宗quot;。

    这样,晚年的托尔斯泰,就连、这样的杰作的价值也加以否定,其是非姑且不论,一种类似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世界的激烈振幅,是只有这位精神界的巨人才可能做到的。这里隐现着托尔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人学简介 >我的人学目录 >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