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国殇(下)


    老兵钏相元说:“你们没有见过,城的每一方都有二里长的城墙,非常坚固。”

    腾冲古城墙始建于公元15世纪,厚一丈八尺(5.4米),高二丈五尺(7.5米),全部采用花岗石料,内填卵石泥沙筑成。四门有阁楼守门,门扇坚实厚重,皆包以铁。有人说:“如果将战争推前两百年,上溯土枪长矛的时代,这样雄阔坚实的城墙对于任何来犯者都将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二十集团军《腾冲会战经过概要》也称:“该城之墙概为坚石砌成,高而且厚,兼有大盈江及饮马水河环绕东西北面,形势天然,有险可凭,况城墙上端堡垒环列,其距离不过十公尺,而城之四角更有坚固堡垒侧防,欲求接近,良非易事。”

    面对这道堪称历史文物的屏障,中国军队的策略是:首先集中所有火力,对设在城墙四角的日军工事进行火力压制,然后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发起强攻,一举拿下腾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远征军最初的攻城计划中,并没有利用火力炸开城墙的方案。尽管日军已在战前疏散了城内所有居民,腾冲已经成了一座没有平民的城市,但掌握绝对火力优势的远征军,却并没有将腾冲城彻底摧毁的打算。

    据《陆军第五十四军滇西攻势作战机密日记》载,1944年7月28日,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向全体攻城部队下达了一道命令:“总司令部参自3211代电,为焦土手段,应审慎,并由战区司令长官命令行之。”

    老兵张体留认为,攻城不能用焦土手段,“因为当时国家是为了保护腾冲城”。

    老兵何绍从回忆:“我们总司令说,我们烧不得,这个城里头,老百姓的房屋太多了,几千几万家一个城,不能烧,烧了,一样东西都没有了,多打几天都可以的。就没有烧。”

    1944年,全面抗战已进入第七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七年时间里,日军在中国攻城略地无数,而中国军队却还未收复过任何一座日军设防城市。此时,面对已被数万大军团团包围的腾冲城,远征军司令部相信,凭借超过二十比一的兵力优势,可以收复这座“高黎贡山外的小上海”。没有人愿意以收复的名义摧毁这座城市,因为腾冲,毕竟是中国的。

    老兵李会映回忆说:“我们腾冲城,十多个人抬的石条搭成了城墙,很高,爬也爬不上去,想什么办法攻城?我们去砍了几棵大竹子,做成一把梯子,两三丈长,准备用这竹梯子翻上城墙。”

    云梯攻城,血流成河

    1944年8月2日,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冲县城发起总攻,腾冲战役的决战开始了。

    由于城墙主体并不在火力打击的范围之内,远征军官兵只能使用与城墙同样古老的云梯攻城法。

    老兵彭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们把竹子做的梯子接起来,一把一把地搭在城墙上,爬城墙打日本鬼子,那算是一个原始的方法了。人爬上去的时候,日本人根本不打枪,直接用刺刀就戳了下来。”

    老兵杨大雄回忆:“城墙上有枪口,敌人打枪,一枪一个,我们打几百枪都打不到一个,即使你往洞洞里面打进去也打不到他。”

    老兵谢大蕃回忆:“南城门第一九八师攻,一天攻上去四五次又垮下来四五次。垮下来一次,伤的是百十来个,担架都抬不完,死了不少的人。”

    8月2日傍晚,经过白天的激战,腾冲城墙仍牢牢掌握在日军手中。此时,攻城部队的伤亡总数已超过1000人,但司令部慎用焦土手段的命令不可违抗,远征军官兵们只能继续采用架云梯的原始方法,向居高临下的日军发起一次次冲锋。

    由大批腾冲人组成的预备第二师负责攻打城墙西南部。这些自腾冲沦陷后阔别家乡多年的战士们,一批又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抗战2简介 >我的抗战2目录 > 第五章 国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