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客观性智慧
    人是主观的,但人也有客观性智慧。企业家成为坐标,是对那些具有客观性智慧且能长期将其贯彻、运用下去的企业家而言的。并不是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老板,都可以成为坐标。其原因在于,企业家多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利益为驱动的人。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家很容易在一个组织里成为相对没有约束、独揽大权的“土霸王”,很容易对自己“不客观”、“不智慧”,企业办着办着就成了“私人王国”。然而一个“私人王国”要取得华为这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客观性”在这里指的是对人、对己、对事都是客观的。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客观性智慧就显得格外重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客观性是真正的智慧,至少是智慧的基础。

    我们说,华为有一种客观性氛围,应该说这与任正非的这种智慧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客观性智慧”里的“智慧”这两个字当做一种知识。知识人人都可以理解,就像每一个开车的人都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堵车,但这种智慧必须密不可分地与实践、行为联系在一起。

    任正非喜欢阅读。我发现不少企业家都有这个特点。以前我的一个办企业的同学偶然知道我在《华为人报》工作后,便向我要《华为人报》、《华为文摘》以及一切华为的企业文化资料。而且,他不是要一份,而是几十份,越多越好。他要把这些资料放在自己公司的阅览室让员工看,要寄给设在全国好几个城市的办事处,让他们看。那时他正处于创业的较早期,正掂量着如何发展壮大,那也正是他崇拜任正非的时期。他老半真半假地开玩笑说:“真希望去华为这样好的公司工作几年,哪怕扫地、看门也行。”很多年过去后,我去他所在的城市,偶然看到当地报纸有一篇报道他的公司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说他的公司是“建材行业的华为”。

    企业家看任正非,与我们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他们看到的是一种能够学以致用的智慧。

    企业家由于长期、广泛地与现实中的各类具体而微小的事情、问题打交道,很容易迷失在具体的事务之海和算计之中。除非只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否则他们格外需要方向感、经营灵感、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做事的事理与思想支持,以及各类合法性、合理性的理论支撑。

    任正非不仅喜欢阅读,也喜欢在阅读中“寻找同类”,还喜欢把他欣赏的文章推荐给全公司看。这可能是企业家的“通病”:他们并不想直接灌输,而是希望员工自己去领悟。他们总是希望员工能够自觉地承担起责任,而不是敲一下动一下,不敲就不动。我在《华为人报》的时候,《华为人报》编辑部经常会收到任正非转来的外面的文章,通常是从杂志上撕下来的纸页,上面写着:请《华为人报》刊登。偶尔,他还会写上几句话作为编者按。我曾经保留了不少这样的纸页。有一次部门搬家,不小心遗失了一整箱往期的《华为人报》和这些零零散散的资料,让我遗憾了好一阵子。

    有一次任正非转来《半月谈》上的一篇关于湖北某县委书记蓝胜利辞官回乡种树的报道,便在公司发起了捐款。《华为人报》的一位编辑还奉任正非之名专程去当地采访,把捐款交给了蓝胜利。任正非看重的就是蓝胜利身上那股在外人看来有点傻乎乎、难以理解的实干精神。我专门到网上去搜索了一下“蓝胜利”这个词,发现他早已回归了官僚组织,“当了两年半市长,蓝胜利与单位签订‘停薪留职’合同,在齐岳山承包了3000亩土地,下海。从1997年年初公司正式运营,到1998年年底被迫上岸,前后只有两年时间”。据当时媒体报道,上山开荒后,“蓝胜利被当地派出所罚过款,扣过车,抓过人”。“自己原来看不到的东西都出现了。”不知任正非看了他的结局后会有什么感慨。

    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任正非这个人简介 >任正非这个人目录 > 客观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