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真正的内功
兴邦。然而不空谈产生不了新的认知、新的思想、新的概念,不空谈就没有批判、批评,思想上就会死气沉沉、沉渣泛起、以新瓶装陈酒。这在过去30年的大发展中成了我们国家的最大短板,以至于总理都要去反复阅读,以作为思想的灵感源;以至于“尊严”这样一个普通名词竟成为一个号称有几千年文明积淀的国家的新目标,而且还这么难得以实现。

    而实业兴邦却兴不出几家世界级的企业,倒是兴出了各类投机大王、刚入榜便出事的首富,兴出了“三聚氰胺”事件,一条条盗版生产线以及山寨产业……

    思想是一种实践,或者说,敢于思想是实践,甚至首先是实践。人类所有主要文明都是在源头上发展了哲学,这说明思想、认知上的问题需要率先解决好。一个现代国家最大的阻碍和问题就在于,以超个人力量去阻止人们对“知”的发展,在“知”上有禁区、在批评上有熟视无睹,以及各种各样人为的、心态上的、体制上的自我限制。改革开放后,人们发现我们不仅是在技术、产品、硬件上落后,在软件、管理上更为落后。继续发掘下去,我们会慢慢地发现更为落后的是艺术的落后、文学的落后、发明创造的落后,以及最最核心的—认知的落后。对于过去发生的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体谅、甚至原谅,但是对于“中国世纪”这个长波理想,这样下去肯定是无法实现的。

    为什么要说这些?不是因为我是愤青,也不是为了发发牢骚,而是因为任正非不仅是一位实干家,也是一位思想探究者。他在解放思想、勇于认知上受益非常大,这是他的内功,真正的内功。不说这些,如何认识任正非?

    “华为是由于无知才走上通信产业的,当初只知道市场大,不知市场如此规范、不知竞争对手如此强大。一走上这条道路,就如上了贼船……”一个“无知者”,如何能发展成为一位伟大的企业家,这的确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如何理解这个表述?

    我是这样理解的:无知是一种有知,有知是一种无知,所以无知战胜有知,这个道理与“没有竞争优势有时反而是一种优势,具备竞争优势很容易变成一种负担”相似。“无知者”知道自己的对手现在很厉害、很强大,而现在强大的“有知者”却一定不知道20年后,华为可以成为世界电信设备制造行业三强之一—说起来这里的无知者和有知者倒像是愚公和智叟。

    有优势的人和企业总觉得自己的优势将永远保持下去,因而一般会自觉不自觉地轻视无优势者、落后者,却不知自己的优势是一把双刃剑,正在对自己形成伤害,而自满更加速了伤害的到来,帮助优势的拥有者走向危机和衰败之路。类似的事总是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不断发生着,在商界这样的例子尤其触目惊心。在这方面,IBM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因为自从它确立了在计算机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之后,一直都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有知者,而正是它,在计算机革命日益深入、计算机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之时,在各方面建立的优势地位却不断被蚕食:在小型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CPU(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硬件、数据网络设备等几乎各个领域,以各种方式被新生的小企业“整”得七零八落、阵地一块块地丢失,以至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差点面临分割为若干小公司的局面。想当初,当IBM是无知者的时候,它是多么的生机勃勃、敢作敢为。

    “二战”临近结束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创始人的儿子小沃森进入IBM公司。他敏锐地认识到电子计算机的前景,说服父亲及公司投资开发了700系列、650系列电子计算机,并以其强大的销售服务及高层经理对销售的支持,超越先行者占领了计算机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IBM已成功地占有了计算机市场75%的份额;到了60年代,IBM投入4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任正非这个人简介 >任正非这个人目录 > 真正的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