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蛇之形》——不快乐的想像力
太过火太戏剧性,它却还有一样优势是个人凭空想像所难能企及、难以仿制的,那就是现实之事自身的饱满度和生命弧度及其质感,它和人性深层、和社会整体之间,自然而然有着某种浑然的、微妙至极的、千丝万缕难以言喻难以记录编纂的联系存在,小说家愈认真想下去,往往愈神经质地发觉,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好像这个人就得是这样子的长相,就得穿这样子的衣服,从事这样子的行业,有这样子的家庭亲族关系才行——也因此,一些老牌且技艺圆熟的小说家不是不了解和现实特定的事、特定的人贴太近会有种种风险,包括被嘲笑想像力或小说技艺的不足,包括更惨因有影射他人之嫌而吃上官司,但两者相权,很多写了一辈子小说的书写者还是甘冒如此风险,这通常是很需要勇气的抉择,换个长相,换个工作或家庭背景一点不难,难的是依然保有其背后浑然无间的联系,小说家宁可坐牢,也不愿自己作品中的角色乃至于小说整体因牵此一发而崩塌掉。

    聚拢与编织

    由此,不尽周延的,我们说,小说家是“说故事的人”,而不是“创造故事的人”。

    材料取用于现成,小说家的想像力哪里去了呢?不在故事之外,而在故事之内;不在无中生有想出一个人间现实亘古未有的新故事,而是在点状散落的现实材料之间,找到某种未曾搭建的关联,从森严的因果、松弛的启示到遥若地角天涯阻隔的杳渺呼应,好捕捉意义,并纳入记忆。

    这里,想像力所创造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一种思维的关系网络;与其说是圆珠状的颗颗独立存在实体,不如说是一种独特新颖的“织法”——散落的点状现实材料,通过小说家想像力的编织,成为可观赏、可凝视、可思考、可收集保存的美好珠串。

    用生硬一点的话来说,这其实就是秩序,相对于其他的理性建构秩序,小说家对我们眼前万事万物的合法性文学秩序建构——秩序是我们对眼前世界理解的开始。我们眼前的世界,系以一种纷杂并陈的浑沌状态存在,没层次,没焦点,人们要认知它,便先得将其中某物予以分离出来,命名,安排前后上下顺序,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来,就像《圣经·创世记》首章耶和华所专心从事的那样。

    宗教者的要命谬误便在于他们只相信一种秩序(一种神、一种真理、一种历史命运),而不知道秩序只是对浑沌世界的必要叩问方式,大叩大鸣,小叩小鸣,关心的问题不同,循此建构成的秩序自然不同,关心的问题千千万万种,秩序也相应着千千万万种。只剩一种秩序、只会问一种问题的窒息世界,不可能让只摄食“自由”维生的想像力存活下去,想像力一绝种,人只有变笨一途,这个笨化的效应作用起来很快,不出一两代人时间就马上呈现出病征来,而且极不容易救回。

    在宗教者犹喃喃他们昔日老问题的同时(两千年前也许是个好问题,但那是针对两千年前的现实和知识水平而论的),我们却拥有一代代的千千万万部小说,拥有千千万万种想像力鲜活独特的飞翔姿态。

    最沉重的任务

    想像力,在小说中,不只是一种“织法”,更是一种“挖法”,这是它更辛苦的操作。

    在点状存在的现实事物找寻关系,叩问意义,想像力在其中担负的便不仅仅是女红式的轻活,也同时包括矿工般的粗活。

    在编织现实材料的同时,意义因着材料的聚拢呼应和关系网络的搭建,而逐步浮现开来,部分小说家(比方较自然主义倾向的书写者)会谦卑节制地就停在此处,但更多的小说家,像你我正常人一般好奇甚至更好奇,他们会被这个仿佛开始结晶的意义所逗引,想进一步追问下去,甚至试图做成解释,为什么一度坚实相知的情感会晦黯下去而且在这一刻瓦解?人幽微隐藏的恶意靠什么食物喂养而成为高速膨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蛇之形》——不快乐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