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魔鬼的羽毛》——绕过塞拉利昂和伊拉克的犯罪
们的身体其实来不及做出什么调整,几百万年时间太短,我们仍是原来那个老身体。

    因此,负责承受几百万年这一切的,想想颇可怕,基本上就只是人心而已。

    我们该赞佩人心的承受剧变能耐还是该同情它的饱受压力工作过度呢?但无论如何,不管过往人类从生命经验里直接察觉,或今天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得知,或仅仅就是此时此刻我们抚膺自省,像卡夫卡彻夜写完这部小说,捻熄灯烛,看着外头天光渗入,感觉自己“心脏部位隐隐作痛”,我们其实都知道,人的心并不具备这么大的弹性,没这么无限度的延展力,尤其是我们内心深处不绝如缕的那几道黄金之弦,尽管如此质地精纯,它仍承受不起过度的高温,会消融不见,也承受不住瞬间的暴烈撞击拉扯,它一样会应声挣断掉。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国古来描绘战争总算打完、人得以回归生命大地的画面,是全景的,带着宽容抚慰或者也怯懦的,并不追究发动战争的人也不个别凝视像阿克兰中尉和老白这样身心俱创的不幸之人,仿佛疲惫得连这些都不想回头再提起或开心得不必去计较,它说的是把武器刀兵熔铸为耕地生产的犁锄,把军用的战马驮牛放归桃林放回原野就像人自己一样,画面美丽到不像是真的,因此像是某个被期盼修改过的古昔记忆,或就是梦境了。《五号屠场》也有一幕这样的恍若梦境,我自己每碰到有关战争的事物总会又想起它,这是冯内古特化身的小说主人翁毕勒,他倒转着看电视机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影片:“一批满载着伤员与尸体的美国飞机正从英国某一机场倒退着起飞。在法国上空,几架德国战斗机倒退着飞过去迎战,从对方飞机上吸去了一排子弹和炮弹碎片。接着这批战斗机不对地面上残破的美国轰炸机采取同一方式,然后倒退着爬高,加入上面的机群。这批飞机倒退地飞临一个正在燃烧中的德国城市。轰炸机打开了炸弹舱门,发出一种能够吸收炮火的神秘磁力,把吸来的炮火聚集在一种圆筒型的铜制容器中,然后再把这些收容器收进了机舱,整齐地排在架子上。德国飞机也装有一种神秘的设备,那就是一组长钢管,用来吸收敌机上的子弹。……当美国轰炸机回到基地后,他们从架子上取下钢制的收容器,然后再运回美国。国内的工厂正在日夜赶工,拆卸收容器,把其中具有危险性的成分取出,再变为矿物。令人感动的是,做这种工作的大多是妇女。继而,这些矿物被运送到遥远地区的专家手中,专家们的任务是把这些矿物埋藏在地下,以免伤人。接着,美国飞行员都缴回了他们的制服,变成了中学学生,而希特勒变成了一个婴儿。整个人类都在做生物学研究,共同合作,希望生产两个叫亚当和夏娃的完人。影片里并没有这些,只是毕勒这么想。”

    这的确只是个梦境,真实的世界得要再倒转过来一次,他们把核武藏在生产民生用电的核能电厂里,把未来作战用的飞机起降跑道藏在笔直宽广的高速公路里,把军需的钢铁藏在埋设地下的大型水管里,把一样一样杀人武器的研发藏在正德利用厚生的各家工业和大学实验室里——二次大战前积极备战的德日两国都确实做过这样的事,今天的文明大国也仍如此行。

    这么想,也许英国这样的国家会打两场这样的战争就半点不奇怪了不是吗?

    这是个古老的笑话,说某个气愤填膺的传教士指责某食人族酋长:“什么时代了你们怎么还吃人?为什么不学着文明进步点?”酋长说:“有啊,我们现在改成用刀叉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魔鬼的羽毛》——绕过塞拉利昂和伊拉克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