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说话的神》——没有歧视的纳瓦霍困境
做个黑人不必再自觉耻辱或怨恨上帝。

    由上而下的民权法案没一举收拾种族问题,但它把问题推到正确的道路来,让问题有解决的可能。

    说到这里我们就非得触景伤情一下不可了,以一般种族歧视的水平来说,台湾社会有(尤其一些习焉不察的偏见、刻板印象和语言习惯),但并不算太严重难返,台湾的大麻烦在于完全颠倒过来,是法律在惩罚少数族群尤其是原住民和新移民,是公权力在欺压他们,是上层政治人物动不动在侮辱他们并一次次挑动仇恨。我们所做的,跟民权法案的启示完全逆向而行,是把已经可能的,再次返祖为不可能。

    找寻希望

    当社会第一阶段的粗暴歧视告一段落,如美国社会近一二十年的基本景况,种族问题便是个深层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复合性问题了,这是个用脑子、用耐心、用信念和价值的长程工作了,它得是专业的,但专业必须收敛它的技术性独断,专业得时时服膺平等、感情、包容等更高价值的指引和约束。

    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整体社会得共同努力为其少数族群、少数民族找寻出希望——希望源生于可能的发展机会,而发展机会又需要实质性甚至物质性资源和配备的支撑,也就是像罗尔斯书里讲的,在平等的大基础上,他们需要社会“暂时”提供更多一点的照顾和支持,他们比较少,所以该分得比较多,他们比较苦比较困难,所以应该得到可以抵减这个的多出来部分,所谓的正义,才不会是一种残酷的遁辞,像早年社会达尔文主义援用的那样。

    要抵抗只此一种的社会主流发展路线、保卫某一个和此主流路线并不兼容的文化和其生活方式,永远是艰困的,而且记住,还是昂贵的、耗用资源的。其中还有一个常见的陷阱,那就是,不管是遥远的纳瓦霍人也好,是我们近在咫尺的原住民也好,他们是活着的人,而不是出土文物,保卫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绝不是弄个恒定温度、湿度的玻璃柜子把它框起来,让它永远停留此时此刻的模样即可,这是处理死亡的、已完成的珍贵对象的方法,而不是活着的东西。就像利风和契携回纳瓦霍国的那个“说话的神”的神圣面具,我们当然知道,留在东岸的现代博物馆中展示,它会受到训练有素专业人员的保护,有可能不灭不坏地地老天荒下去,回到纳瓦霍国,它反而可能在某次祭祀、某个仪式中使用而损毁,然而,不是有毁坏死去的可能,才恰恰说明它此时此刻还活着不是吗?

    生为一个纳瓦霍人(或生为一个台湾原住民),有他生命的独特负担,这是高贵的但也是极辛苦的,就像契不肯为他魂萦梦系的爱情毅然放下一切出走一般,就像影剧事业有成的金素梅转头面向自己族人和部落、变成吉娃丝·阿丽一般。但他同时生为一个正常人,他也有和你我一样正常人的合理需求和欲望,住更舒适的房子,享受所有现代化的生活云云——在这个两难之中,总是得有所取舍、有所牺牲的,而且我们一定得记住,我们整体社会睿智而慷慨所提供的多出来资源,永远及不上他们自身为保卫自己文化和生活方式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社会的付出得到什么?得到一种多元丰饶的面貌,得到不同的想像力,得到因为某种非主流异质事物和生活方式的存在而必然促生的反省和思考,这是极具价值的,想想我们花那么大资源建构、经营大型博物馆、美术馆云云不也是为着这个吗?对待朽骨尚且如此,何况是好端端还活着的生者呢?

    更重要的,在一切眼前可见的功利性目的之上,一个社会必须为它坚信不移的价值信念奋战,这是一个好社会和坏社会的分别,是一个深厚和浅薄社会的分别,是一个有历史内容和空洞无根社会的分别——我们不是成天信誓旦旦讲多元讲包容吗?我们有打算为它做点什么付出点什么吗?

    和历史奋力一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简介 >那时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目录 > 《说话的神》——没有歧视的纳瓦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