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小媭送衣 屈原治水
阳如血的黄昏,小媭赶到了洞庭湖畔。好大的洞庭湖啊,茫茫荡荡,横无际涯,令人心胸开阔,志向高远。小媭似乎并无心思欣赏这湖面宽广的气势与落日辉煌,因为她正愁既无船可渡,又无处栖身。在这愁火炙心之际,湖面上漂来一只小小的渔船,船上一位鹤发童颜的渔翁,一边划着船儿,一边哼着小调:
清清的沅水湘江哟,
你不要掀起浪头;
浩浩的长江水啊,
也请缓缓奔流!
您啊,忽乘飞龙!
蜿蜒向北飞行;
我啊,拨转船头,
匆匆赶到洞庭。
……
小媭听见渔翁唱的是父亲的诗句,想他必定知道父亲的行踪,于是一边招手,一边大声呼喊:“渔家伯伯,请将船划到岸边来哟!”
那渔翁没有搭话,轻轻拨动双浆,船儿象离弦的箭一般飞了过来。船一靠岸,小媭急忙向渔翁施礼问安。渔翁上下仔细地打量着小媭,然后笑盈盈地问道:“姑娘,你莫不是三闾大夫之女小媭吗?”
姑娘含羞地点点头说:“大伯,您猜得一点不错!”
渔翁进一步问道:“看你风尘仆仆,想必是要到湖那边去寻你的父亲吧?”
“正是,正是!”小媭迫不及待地答道,“老伯可知我父亲现在何处?”
渔翁神秘地笑笑,说道:“你诚心寻父,必能寻到。姑娘,天色不早,你欲过湖,请快上船。”
上船以后,小媭愈想愈觉奇怪:这位老渔翁怎么会认识我呢?他又怎么会知道我正欲过湖寻父呢?说不定是遇到了仙翁呢。她谢过渔翁,就试探着询问老人的名姓和住处。原来十多年前屈原洞庭凭吊时乘的便是这位老渔翁驾的船,二人曾于狮子岛上畅谈了一下午,屈原曾向老艄公详细地介绍过自己的情况,提到过乐平里老家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儿,名唤小媭。今日相会,见她那身段、皮色、眉眼、口角和神情,一眼便认了出来。
船到湖心,顺水顺风,老渔翁扯起了白帆,于是勿需划桨,船疾似箭。老渔翁坐于后仓,与小媭闲聊,问道:“姑娘,你可听说过苍梧之野,九疑之山吗?”
小媭回答说:“听父亲说,圣明之君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在九疑山上。”
渔翁又问:“那么,舜帝之二女又葬于何处呢?”
小媭答曰:“老伯是指宵明与烛光吗?她们死于潇水与湘水相会处,葬于这洞庭湖中的君山上。”
渔翁听了面带微笑,频频颔首,说道:“姑娘所答极是,往昔宵明、烛光寻父闯荡洞庭,如今小媭姑娘亦为寻父来此,而且舜帝与三闾大夫俱为一世英杰,贤明而品德高尚,何其相似乃尔!……”
渔翁话犹未尽,小媭满脸腾起了云霞,讷讷半天说道:
“小媭何能与舜帝之二女相提并论!……”
二人只顾了说话,渔船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对岸。船靠岸了,老渔翁手指南天说:“姑娘请一直朝南走,到了汨罗江口再折身向东,定然能找到你的父亲。”
小媭循着老人指引的方向望去,湖边上果然有一条通往南方的小路。她向着老人拜了三拜,毅然踏上了通往南方的羊肠小道,向前走去……
几经周折,频繁打听,小媭终于在汨罗江下游北岸玉笥山下的茅草房里找到了父亲。其时,他已将从郢都带来的十多名随从——仆役和贴身侍女,包括那位忠诚的老仆夫淳于乾,全都打发回家,唯一与之相伴的是罗宣王赠送的那匹白马。
黄昏时刻,屈原正在灶下晚炊,一边填柴,一边借着这柴火的红光读书。父女相见,哪能相识!屈原离家时,女儿小媭尚在褓襁中哇哇啼哭,如今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他怎么能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