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颎即时反诘:“难道派嘴上没毛的年轻后生去反而稳妥?”
李德林注意到高颎的不悦神色,一愣,依然道:“是要派嘴上没毛的人前往宣诏,唯其如此,才能麻痹五王,使他们掉以轻心,上当。当然,不是一般的年轻人都行,一定得选那精明、干练、善能随机应变者方可,尤其要武艺超群!万一哪个王爷生了疑心,想中途开溜,那就只好强行保护他们进京了。”
高颎皱起了眉头:“只恐要找这样的青年钦差,须得百中挑一,难上加难了!”
李德林笑道:“是更难了!为了办好这件大事,便是大海捞针也值得!”
杨坚默默地听着,脑中却不断过滤那青年钦差的人选。第一个在他脑中闪现的便是长孙晟,不久以前,杨家祸出不测,幸亏这个司卫上士献了一个苦肉计,让他妻子独孤氏在天台宫前跪了一天,终于感动了天元帝,他杨家才转危为安。接着又想起了崔彭,此人与长孙晟年纪相当,刚毅,有武略,工骑射,现为门正上士,也是名声未显的下级军官,也很合适。之后他又想起了李浑、杜庆信,这两人都有辩才,又是李穆、韦世康的亲人,使用他们更有举一反三的功效……
第二天上朝,杨坚向颜之仪索取符玺。
颜之仪心中一震,符玺怎可轻易授人?瞪着杨坚,厉声言道:
“此乃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岂能随便索取!”
杨坚听罢,火冒三丈,自己刚刚执政就有人公然抗拒,往后怎能令行禁止?也厉声斥责道:
“你是御正大夫,掌管符玺,那是不差;今孤免去你御正大夫之职,要你交出符玺,还不行吗?”
颜之仪依然不屈,抗拒道:“免我御正大夫之职,需得天子明诏!”
杨坚更火了:“明诏马上就下,非但免职,还要诛戮!来啊,夺下符玺,拉出去砍了!”
禁卫即时夺过符玺,将颜之仪架了出去。
这时,李德林已写好宣召五王的诏书,递给杨坚过目,然后盖上皇帝亲亲宝玺,五份诏书瞬间备好。
待杨坚气消,李德林才低声询问:“相公果真要杀颜之仪?”
“难道不该杀?”杨坚又火了。
李德林平静而言:“依眼前的情形,自然该杀;倘若虑及长远,那就……”
“那就如何?”
李德林微微一笑,便低声说:“相公将来治国难道不需忠臣?颜之仪、元岩都有点迂,凡忠臣都有点迂。”
杨坚心想,我若有国还愁没有自己的忠臣?新朝应有新朝的忠臣,还用上一朝代的忠臣吗?他沉吟半晌,颇有不以为然之色。
李德林似是明白杨坚的想法,又遭:“自三国、魏晋、南北朝以来,何以不见精忠之臣?何以大乱不已?诚因汉末党锢之祸尔。党锢之祸,忠臣诛戮殆尽,绝种了。往后世情大变,强者肆无忌惮,弱者苟且偷安,机诈百出,再也生不出忠臣来。一个新朝的皇帝不是想有忠臣就有忠臣的。”
杨坚沉吟了半晌,乃道:“以先生之见,颜之仪该当如何发。落?”
李德林说:“像元岩、颜之仪这种人,应当如收藏良种一般,好生保护起来。”
“那,先将他看管起来,待五王入京之后,放他到西边没有战事的地方当个郡守如何?”
李德林微微地点头。
这时,长孙晟、崔彭、李浑、杜庆信等五个青年军校匆匆上殿,杨坚将他们引到一边,低声交代了一阵,便分发宣召五王的诏书,眼望五人的去影,心中顿生不安:他们能完成使命否?万一有几个不听召唤,如之奈何?就算五王全都奉召回京,外头还有六个手握重兵的上柱国、大总管,他们一旦动乱起来,我又如何斗得过他们?这时,不免又想起老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