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红二十六军在陇东的恢复和发展


    阎洼子会议结束后,陕甘边特委进行了组织上的调整,决定由工人出身的惠子俊担任特委书记,张秀山调庆阳游击队任政委。

    此时,在陕北,敌八十六师井岳秀部配合民团,深入安定、绥清、神府、佳吴四块游击根据地。在谢子长率一、二、五支队去南梁的情况下,中共陕北特委以第三支队、第四支队和7月间成立的第七支队袭扰敌人,进行艰苦的游击战争。8月15日,谢子长率红二十六军主力红三团和陕北一、二、五支队从南梁来到安定,参加反“围剿”斗争。8月17日,袭入安定县金武塌一带“清剿”的敌军一个连,被红三团和陕北一、二、五支队包围。担任主攻的红三团奋勇冲杀,一举将该敌全歼,缴枪近百支,首战告捷。此后,红三团挥戈东进,于8月25日在清涧张家圪台,又歼敌两个排40多人,并击溃增援之敌一个连;26日在清涧河口镇战斗中,击溃敌军一个连,拔除了这个对根据地威胁很大的据点。不幸的是,在这次战斗中,谢子长身负重伤。红三团到陕北战场后,三战三捷,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推动了陕北根据地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反“围剿”胜利后,红三团遂掩护谢子长到安定、延川根据地养伤。9月中旬,红三团凯旋而归,回到南梁。

    陕北苏区的第一次反“围剿”战斗在红二十六军的支援下取得胜利之后,陕北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各地的游击队发展到20余支,共1000余人,赤卫军达2000余人。1934年9月2日,中共陕北特委在清涧寺坞里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师。9月18日,第一支队和第八支队在安塞会合,编为陕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团长贺晋年,政委刘光先(后由马佩勋继任),全团共200余人。由此,陕北的第一支正规红军诞生了。

    为了配合和支援陕北红军游击队的斗争,10月初,杨森、王世泰、黄罗斌再次率领红四十二师第三团转战陕北。10月5日,红三团与陕北九支队一道,在清涧县折家坪全歼敌军一个连。10月10日,红三团与陕北红军独立一团并肩作战,击溃敌军驻安定县长蛇湾的一个连,歼其大半。接着,红三团与独立一团挺进安定县王家湾,敌高双城部一个炮兵营闻风而逃。三团遂返回南梁根据地。

    在红二十六军的有力支援下,陕北红军队伍不断壮大,陕北三支队在神木改编为陕北独立师第三团,团长王兆相,政委杨文模,全团共200余人。接着,陕北二支队在太马山改编为陕北独立师第二团,张仁三为团长,政委马万里,全团共300余人。1934年儿月中旬,陕甘边特委和军委,派出杨琪以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巡视员身份;来到陕北苏区,协助开展陕北地区的革命武装斗争。经过陕北军民的英勇奋战,、逐渐使被敌分割的苏区连成一片。1935年1月25日,在安定县白庙岔召开了陕北苏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苏维埃政府。马明方为主席,霍维德、崔田民为副主席。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1935年1月30日,红军陕北独立师在安塞的庙岔,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四师,杨琪任师长,张达志任政委,朱子修任参谋长,下辖第一、二、三团。

    陕甘边红二十六军北上陕北,和陕甘边、陕北两块苏区密切配合,协调作战,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震惊,敌军极度恐慌,一时处于固守据点的境地。西北人民革命斗争的烈火则在更大的、更广泛的区域内猛烈地燃烧起来。

    (二)《七月决议》的制定和红二十六军第一团、第二团的创建

    在陕甘边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南梁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的胜利形势下,为了总结根据地的建设、红军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推动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发展,7月下旬,陕甘边特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陇东老区红军史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目录 > 第四章 红二十六军在陇东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