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
,开辟敌后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镇敌军据点的态势,粉碎敌军的第二次“围剿”。

    《反“围剿”动员令》指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北上陕北与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组成西北红军主力兵团,由西北军委直接指挥,消灭敌八十四师高桂滋部,扩大陕北苏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骑兵团沿咸榆公路出击韩城,宜川、邰阳一带,牵制南线敌四十二师,开展游击战争,歼灭分散、孤立之敌,发动群众,开辟新的根据地。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一团、第二团配合南梁根据地中心区和陕甘边南区的游击队、赤卫军,坚持当地斗争,动员组织群众,实行坚壁清野,灵活机动地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和打击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和敌六十一师杨步飞部的行动,巩固并扩大陕甘边根据地,壮大红色武装力量。

    为了有效地领导地方红军游击队的对敌斗争,《反“围剿”动员令》规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军委会,由刘景范任主席,统辖陕甘边南梁苏区和陕甘边南区的各游击队和军事建设工作;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军委会,马义(原名白炳炘)任主席,统辖陕北苏区清涧、绥德、佳县、吴堡地区的地方红军游击队和军事建设工作。陕北苏区各地方红军游击队,集中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纵队。各纵队的基本任务是:

    第一纵队以米脂西区、横山南区为依托,向北面的神府地区发展;

    第二、第五纵队坚持绥德、清涧东区、吴堡、佳县地区的斗争,沿黄河西岸向北面的神府方向发展;

    第三纵队依托吴旗地区,向靖边、安边以北的地区发展;

    第四纵队依托安塞北区,向延河南岸发展,完成对延安、安塞县城的包围态势。

    第六纵队依托黄河西岸的清(涧)绥(德)、清(涧)延(川)根据地,相机东渡黄河,袭扰晋军七十一师,同时,组建秘密据点和联络站,为开展山西根据地创造条件,在黄河西岸袭扰驻定仙墕、枣林坪的晋军据点,伏击其小股部队,牵制敌军的行动;

    第七纵队依托延川南区,延长北区,向延长南区、宜川方向发展,开辟拓展新的根据地,并对延长县城、宜川县城采取包围的态势;各纵队对已经包围的各城镇据点,加紧袭扰,消灭其小股外出抢劫烧杀的敌军,配合主力红军兵团的反“围剿”作战。

    各地方红军游击队必须在袭扰敌军的同时,积极开展动员群众的工作,公开或机密地组织贫农会、赤卫军、少先队、妇女会,协同地方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分配土地,开辟红色村庄,扩大新的根据地。

    《反“围剿”动员令》指出,红二十六军主力北上陕北作战后,敌三十五师、敌四十二师、敌六十一师将会联合对陕甘边南梁根据地发动疯狂的进攻,陕甘边地区的斗争环境将会十分残酷。必要时,陕甘边根据地的党政领导机构和群众团体机构可以转移到陕甘边东区洛河川一带,继续坚持战斗。

    动员令最后要求,红军、游击队干部战士、赤卫军、少先队员,务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树立积极战斗、不怕牺牲、中华民族必定解放、人民生活必定改善、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执行严格的军事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反对散漫作风和无组织无纪律的习气,认真履行党交给自己的神圣任务。

    《反“围剿”动员令》发布后,陕甘边红军主力、地方游击队和党政组织,都进行了认真的传达和动员。在当时,《反“围剿”动员令》是绝密文件,传达范围只限于各师、团党委、各军委会党委、备纵队党委,并要求了解任务后自行焚毁,不许保存。根据《反“围剿”动员令》的精神,陕甘边红二十六军立即进行了兵力部署,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红四十二师第三团和西北抗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陇东老区红军史简介 >陇东老区红军史目录 > 第六章 第二次反“围剿”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