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疯狂的“温州团”
1.52亿元。同时,在2004年第一季度,温州人在福州的买房交易量共计1072宗,交易总面积12万平方米,购房资金4.6亿元,外省人在福州购买的比例为11.6%,温州人的购买比例为5.81%。也就是说,两个外省人在福州购房,就有一个是温州人。

    见识到温州在投资房产上的魄力,福州房产商也曾主动远赴温州进行销售,这种主动接近购买对象的销售方法果然不错,有销售经理曾在3个小时内签下10套房,甚至有公司一个晚上在温州一个村庄达成近千万的销售额。《温州晚报》的记者回忆,曾经一度,甚至有开发商直接把沙盘在《温州晚报》的办公楼内展出,以吸引温州的看房团。

    “半年后,市场价涨了七八百元”,在普通消费者眼中,这已难以接受,而温州人却埋怨福州房子涨幅慢,拉长了投资周期。见惯了与温州巅峰时期房价一个月内涨幅上千的状况,温州人在房产投资上张大了血盆大口,他们希望投资周期短,回报率高,资金能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上海陆家嘴102套住宅仅两天就被温州人一抢而空,成交近亿元”,“温州人连夜排队抢购重庆时代广场,最多一人买下一个楼层1000余平方米的商铺”,“至少1000温州人吃下喀什商贸城半壁江山”……

    其中一则这样的故事:

    2002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推出的钻石豪宅“海名轩”为维多利亚港地标,每平方米均价港币7.5万元,每套最低价格1500万港元。内地买家共购得43套,其中上海人买走7套,而无名温州地产操盘手竟不声不响地将11套收入囊中。

    温州炒房团在全国各地的“丰功伟绩”被传得神乎其神,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温州炒房的奇人奇事

    1994年,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主演的电视剧《温州女人》在全国热播。能干、独立、敢闯敢拼、吃苦耐劳,成为温州女子的形象,温州女子的个性得以大放异彩。

    在温州,“丈夫老老实实打工上班,妻子风风火火经商创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温州丽人多老板”,于是有了著名的“太太经济”一说。

    随着温州制造业的逐渐陷入“稳定没落期”,“太太经济”又出现另一种形式:男人留在家中办工厂,女人们则揣着大把的闲置资金进入投资领域,炒房、炒矿、炒外汇。

    最负盛名的当属“温州太太炒房团”。

    2004年,多年来热衷于组织团队四处看房的温州媒体再出“新招”。妇女节的头一天,《温州都市报》对外宣告“投资俱乐部太太购房团”成立。据当时的负责人介绍,在筹备太太购房团的短短一周时间里,有500多人报名,其中还有很多是先生准备送给太太的节日礼物。最终经过筛选,俱乐部首批成员共180名。

    温州的房产投资潮中,涌动着一片撑起半边天的势力,她们是10年温州楼市投资不可或缺的人群,是家庭房产投资的决策人和执行人。《温州都市报》与时俱进,全力挖掘温州房产投资的幕后人群,把你和她以及她们的智慧相加,让你和她及她们的观念相互碰撞,用心打造温州历史上首个太太投资俱乐部……以太太投资俱乐部为平台,促进俱乐部成员间的经验交流和情感交流,提高女性购房者的风险意识和理财意识,发挥女性投资理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

    《太太购房团章程》的内容也在暗示当时温州草根经济在谋求转型——“丈夫经营实业、妻子投资”。

    太太购房团的最大特点是:下手干脆、大气。一方面,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感觉好就毫不犹豫下手;另一方面,女人也爱虚荣、好攀比,太太出售投资的阔气程度则代表着这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因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简介 >中国财富梦·温州大变局目录 > 第二章 疯狂的“温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