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坛经》的禅学思想
水,无非妙道。本觉自性念念观照,时时寂静,寂照同时,即是真实佛性的显现,所以能明心见性顿成佛道。慧能的定慧等以人们的当下念念无住的本觉之心为依持,因而将禅坐融于行住坐卧中,也是必然的。
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并不是慧能之独创,在此之前的东山法门和北宗神秀,亦主
张一行三昧,但本质上却在不相同。慧能的一行三昧主要依据《大乘起信论》的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之思想而立,显然与神秀的时时勤拂拭大相径庭,与东山法门的端坐正念,闭目合口也大相异趣。慧能认为,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等,即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此思想与《维摩诘经˙佛国品第一》中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一拍即合。慧能的一行三昧就是直心,或曰行直心,直心即真心。佛性的不加修饰的直接体现,其中无造作,亦不假外修,即所谓平常心是道。慧能的这种一行三昧完全把生活中的一切行、注坐、卧等统摄于吾人当下一念平常心中,自心自悟,不向外求,如《坛经》中曰:菩提只向心觅,何须向外求玄。心是净土,心是菩提,心是清净佛性。只要抓住自心本觉,则无事不办。所谓心空及第归,这正是大乘空宗的般若思想的反映,同时也表现出慧能不同的革新立场和对般若学的重视。
(三)三十六对和佛性不二思想
从《坛经?咐嘱品》的三十六对和对佛性不二的解释来看,慧能的禅法最终还是归向了般若中道,这一思想显然是受了《维摩经》般若性空学和不二法门的中道实相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一切精神、物质现象和有无采取不取不舍的态度,屏除两边而恰得其中。
三十六所显的中道观
在第十咐嘱品中,祖师最后提出了三十六对,即①对法外境,无情五对;②法相语言十二对;③自性起用十九对。此三十六对均是相对性的概念,如天与地,有与无,长与短,上与下等,故均属两边性之义。此三十六对边义涵盖一切经义。因为凡是经义,皆非中道,皆系因机制宜而说。边不立,则中无由显也,三十六亦如是,无论出入,均应即离两边,以免使人滞言执义,如祖曰:若人有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圣将凡对,问凡将圣对。即凡众生有所执着,即以其相对的见解,破除其执着,可谓是对症下药,如《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中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中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就是说宇宙中万法皆无定则可言,不必籍言成执,认指为月。比如一件衣服,有叹其华者,有贬其劣者,不同的人观点亦不同。三十六对即是破除人的种种执着成见,达到以无相之心,顺一切相,不著一切法,而于自心运任自在,于一切法不取不舍的中道思想,如祖曰:若有人问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这充分反映了般若中道观在慧能思想中地位。
2、佛性不二的思想
慧能对佛性的解释是以非有非无的不二之性来解释的,以众生当下之心的念念无着为解脱成佛道的,它将自心、佛性、众生同归于人们的当下之心,以明即心即佛、生佛不二。只要了知自心有佛,自性是佛,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能开佛知见,顿悟成佛。什么是佛性?《别传》里亦是以不二来释佛性义的,如佛性非常非无常,佛性非善非不善,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由此可见,慧能对佛性的解释,与吉藏的以中道为佛性及僧肇的入一空不二法门的思想是完全相符的。慧能回答薛简之问时说: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住烦恼而不乱,住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