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解读《楞伽经》第十二讲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十二讲

    前面这段经文佛认可楞伽王所认识到的道理,是为他重申一遍加以印证的一个过程。

    楞伽王,汝欲问我,宜应速问,楞伽王思维的正解脱的道理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但是要有佛的印证。佛是已证之人,虽说楞伽王已经明白但是叫未证之人。就是我们做得对与不对,我们自己弄明白之前不一定认识到自己对不对,我们自己哪怕学会一样东西的时候,但是没有一定把握,会想到底对不对呢?心里没有底。你通过去询问一个过来人,人家有过那样的经验,他就会告诉你,你这样做对和不对,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他从新再起问如来修证了义之事,汝欲问我,宜应速问佛就告诉他,你应该赶快问我,我当分别为汝解释为他去解释这个道理。

    满汝所愿,令汝欢喜。所愿是什么?能够叫你清楚地认知自己所证悟的境界是否符合真理,令汝欢喜你明白了自己做的没错,自然就欢喜了。

    能以智慧思维观察只有知道自己没有做错,升起这样的能力就叫智慧。用这种能力去分别和判断身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才会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身心世界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清楚地看待问题。

    能以智慧思维观察,离诸分别我们能够有正确的认识,而不去把错误的认识当做自己判断的标准。分别是什么?我们在一切现象当中所产生的认知,这种认识不符合事情的本质,只是知道现象当中的某一种认知,实际上是这样的吗?我们不敢说。

    比如说我们自己,到底是甜的东西好还是说苦的东西好?一般我们不喜欢苦的东西,都喜欢甜的东西,你去试验一下,一直在吃甜的东西会有什么反映?还不如苦的好吃呢,有这种感受就升起来了。我们没有这种经历的时候,很容易错误地发生一种认识我喜欢吃甜的,甜的多好吃呀,我们没有说自己喜欢吃苦的东西的,这就属于现象认识分别。我们不明白现象的本质的时候,就会停留在妄想分别当中去认识到分别世界身心的状况,这种情况往往让自己陷入了一种错觉当中。

    我们再说一个道理,都说小孩子没有心眼儿,谁也不会说小不点儿会长什么心眼儿,我们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实际上你用心去观察,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明白的,而且能够很巧妙地把大人的所有的心思都转掉了,这就是我们的错误认识。这是你的分别,你这种分别对不对?实际上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你只是从现象当中有一种认识,说小孩儿懂什么呀实际上不是。

    从我们自身经历就知道,我们长大以后未必比小时候知道要多。现在你回想一下感觉,小时候你的心情不一定比现在少多少东西,我们现在好像年纪长大了,心灵世界的感受未必有小时候多,小的时候好坏你真实能感受得到。这就是我们的认识从现象分别,那是不对的,我们要从根本认识上去看待这个问题,就会离开现象的东西。

    离诸分别我们要以智慧思维观察,自然能离开这些所谓的假象的分别,就不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在世间道是这样的理解,那在解脱修行道里头呢?善知诸地,修习对治,证真实义,入三昧乐。

    什么叫善知诸地?你有智慧的时候,就知道一切境界该如何去对待。诸地是一切菩萨所修行的境界,分三贤十地,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三贤是信、注行,属于三贤位,这三贤位属于理性认识的阶段,而地是实践的一个过程开始。

    为什么呢?贤是开始认识理性,这种认识的升起、坚固、到最后完全形成主观意识这叫三贤位所谓成就。这种认识通过你的实践,在你的生命世界当中所有境界都如是地去履行这个道理,你所有生活的能力完全依止它去显现的时候,称为地,就是坚固性。心地安住于此,是坚固意的显现,你所有的生活世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解读楞伽经简介 >解读楞伽经目录 > 解读《楞伽经》第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