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解读《楞伽经》第十八讲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曲躬恭敬,而说颂言:

    我们看第二品集一切法品第二,这一品由谁发起问的呢?大慧菩萨。大慧菩萨顾名思义有大人智慧,何为大人智慧?懂道理了,不是不懂道理的懵懂小孩儿。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国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这个右膝著地,这是胡跪,胡人的一种礼节,古时西域的人来朝见汉朝天子的时候,都是要行胡人之礼。人家是一根腿著地,不是我们现在的五体投地,这是中国人的礼节,属于汉人改化的礼节。

    偏袒右肩是尊贵的意思,右边是尊贵。

    曲躬恭敬非常恭敬地表白自己的意思。

    颂言佛菩萨的智慧何等了得,要发表一个看法,人家都是颂,偈颂。人家那个陈述很有水平,我们现在的陈述是很差劲,这个智慧能看得出来。

    ◎世间离生灭,譬如虚空华,

    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佛法的道理是很深的,怎么说深呢?它是深入一切实相的理性,深入一切实相的剖析。我们这些人呀生活的苦难还没有解决,所以更无暇顾及高尖端的科学研究问题了。你看人家那些研究高尖端科学的人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在,最起码是国家科学院的,坐那没事就研究这个问题,这才有研究的工作。

    你像我们天天自己心里烦恼还解决不了呐,还怎么研究实在的问题呢?研究这类问题的首要条件是你自己没有烦恼时候再研究,你有烦恼的时候是研究不来的。我们暂时先充回儿大头蒜,暂时先当自己没有烦恼。欲断烦恼还得先把理研究清楚,研究不清楚了你没法断烦恼。

    这段偈颂是大慧菩萨对佛的理解认识,我们昨天在网上讨论个问题什么是佛?,我们也看到过一些经典上对佛的解释,《金刚经》上很简单地描述一句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什么叫离一切相?我们不知道。我们从《金刚经》那个角度知道什么叫一切相,《楞伽经》从这里告诉我们一切相怎么去离就叫诸佛,诸佛是什么?一切正觉处,一切法的正觉处是从何而生起来的?这是所谓离相则成佛。

    世间离生灭,譬如虚空华世间是什么意思?我们用心去观察世间万物的时候,你要摆脱两个方面现象的束缚,一个是生,一个是灭的现象。我们对一切万法的观察,世间众生是从生灭角度开始,我们看待身心世界都是从生灭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应该离开这个生灭的观点。

    什么叫生?我今天有感觉了,感觉很好,这叫生。我突然又没有了,这叫灭。我们就在这患得患失之间增长的什么?无明烦恼的执著,我们在执著有和无的感受,这是我们没有离生灭的观点、那种心、意识分别,所以就导致你认识世界不够充分、不够详细、不够精确,所以对你来说就有一种障碍发生。什么障碍?你看不清一切万事万物的本质,就是通过相分看本质看不清。为什么?我们被现象迷惑、障蔽住了,这就是第一句告诉你,世间要离生灭。

    世间你观察一切现象但离生灭之想,你看它就像如虚空华,虚空里头有个华,什么华?虚空里能生华吗?生不出来。但是我们看到为什么?眼花了,那叫虚空之华。但离生灭想去看待身心世界,你的身心世界就如幻化一般,你就超越了它的所谓现象的束缚,生灭就是所谓的现象。

    比如我们看待一个人,不要光看他一个表现,生是他的表现,灭是他没有表现的时候,平常,这也叫生灭。有事的时候叫生,没事的时候叫灭,各个角度你都要去观察,我们要离开相对的角度去观察他,那是最真实的。所以我们看人不要从两个角度去看,不要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解读楞伽经简介 >解读楞伽经目录 > 解读《楞伽经》第十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