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黄洋界上炮声隆”
    就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军主力一路奋战、回师井冈山之际,留守井冈山的红军部队同样也经历着严峻的考验。

    这是在8月下旬,湘赣两省的国民党政府再一次调兵遣将,联合行动,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会剿”。

    敌人的来势很凶,湘省方面出动了吴尚第八军第一师的全部及第二师的一部,共4个团的兵力;赣省方面投入了第三军九师和二十七师的两个警卫团,及刘士毅部一个团和二十六团一部,共3个多团的兵力。总计7个多团的敌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彻底摧毁井冈山根据地。

    此时,留守根据地的红军部队只有红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率领的红三十一团一营,以及袁文才、王佐率领的红三十二团。

    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从8月26日起,湘赣两省的敌军开始向宁冈的大陇、茅坪,以及古城、砻市等地推进,步步紧逼根据地。

    红军并没有被气势汹汹的敌人所吓倒,决心坚守井冈山,护卫根据地。

    坚守井冈山的重要有利条件在于它的易守难攻,在高山密林中,唯有通过五个险峻的哨口,方可上山。

    这五大哨口是: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

    五大哨口是井冈山的门户,守住了哨口,就守住了井冈山。红军上井冈山之后,又重修和加固了哨口工事,使哨口的防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真可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五大哨口中又数黄洋界哨口最为重要,也最为险要。

    黄洋界,是井冈山群峰的北高峰,海拔1300余米。它山峰似剑,绝壁悬崖,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山路陡峭之处,犹如一架悬空的索梯,要扒着岩缝、拉着树枝方可攀登。山上常有浮云浓雾,缭绕山腰,白蒙蒙宛如一片汪洋大海,故亦有“汪洋界”之称。哨口南接大小五井,直接拱卫着井冈山的中心茨坪。而上山仅有两条羊肠小道,一条北经宁冈茅坪,与江西永新相通;一条西连宁冈大陇,可抵湖南酃县。

    敌人的这一次进攻,重兵集结在茅坪和大陇,显然是冲着黄洋界哨口而来,红军当然也就将防守的重点放在了黄洋界。

    红军的部署是:将急忙从遂川赶回来的红三十一团一营一、二连派往黄洋界,在大小五井地方武装的配合下防守黄洋界哨口;其余的4个哨口由红三十二团二营分头把守;袁文才则率领红三十二团一营在山下骚扰敌军后方。

    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亲自率领红三十一团的两个连,于8月29日进入了黄洋界哨口阵地。

    入夜,黄洋界失却了往日的宁静,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忙着整修、加固阵地,附近的许多群众也纷纷赶来参战,军民一齐动手插竹钉、抬石块、扛木头、挖壕沟……在险峻的黄洋界,军民就地取材,筑起了五道“屏障”:一为“竹钉阵”,这是井冈山根据地常用的武器,利用山上取之不尽的竹子,削成竹钉,在热锅里炒一炒,在尿水中泡一泡,既坚硬又有毒性,颇具杀伤力,似这样的竹钉,布满在上山的两条小路旁,足有好几里路长;二为竹篱笆障碍;三为滚木擂石;四为四五尺深的壕沟,沟内也布满了带毒性的竹钉;五为石头筑成的射击掩体。

    黄洋界山上,根据地军民正严阵以待;黄洋界山脚,敌军耀武扬威地进占了源头村。山上、山下,剑拔弩张,磨刀霍霍。

    30日清晨,黄洋界笼罩在雾气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从山脚下隐隐约约传来的零星枪声中,可以判断出敌军已经出动。几乎一夜未眠的红军将士,以及赤卫队、暴动队员们,隐蔽在各处,密切地监视着上山的小路,随时准备打击来犯之敌。

    待到雾气渐渐散去,湘敌吴尚部的3个团就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简介 >红色大本营·井冈山目录 > “黄洋界上炮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