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长征中的聂荣臻
了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那两次战斗都取得了很大胜利,就是毛泽东运用诱敌深入、隐蔽部队、突然袭击,避强打弱、各个击破等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的结果。

    聂荣臻说:你也知道,第五次反“围剿”打得多惨呀,把根据地都打完了。

    王稼祥悄声说:应该让毛泽东出来领导红军。

    聂荣臻说:我完全赞成,我也是这样想的。

    王稼祥说:博古、王明这几个人,到开会的时候,要把他们轰下来。

    聂荣臻说:周恩来同志是个好参谋长,你看他这一路行军,都是在担架上睡觉,一到宿营地,就忙个不停。

    12月5日,中央红军沿着崎岖难行的西延、龙胜山区,缓缓西进。聂荣臻躺在担架上,望着婉蜒前进的行军队伍,深深为部队的减员和士气而担忧。连日战斗,部队伤亡很大,补充兵员就是一个大问题。红军行动飘忽,新区群众对红军缺乏了解,不像老区那样踊跃地送子弟兵参军,离开根据地以后,红军减员多,补充少,在优势敌人的追剿下,这不得不引起这位军团政委的忧虑。敌人的湘江防线虽然突破了,但离根据地却越来越远了。一些干部见面,总是有意无意地问:聂政委,我们到底向哪里转移呀?聂政委,红军到哪里开辟根据地呀?现在,“转移”两个字已经在广大指战员的心头积下了许多疑问。他作为军团的政委,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尽管前面有千难万险,中央已经决定一军团要与2、6军团会合。

    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时,党中央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迫于敌军围追堵截日益严重的情势,许多人已经感到毛泽东提出的改变原定计划,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才是挽救红军的正确道路。

    12月14日,红军突破黔敌防线,抢占贵州黎平。黎平守敌听到红军进攻的枪声,即放弃该城,不战而逃散到城外。聂荣臻很想进黎平城看看,但是想到自己的脚还难以行走,就随先头部队出发了。

    王稼祥留在了黎平。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毛泽东再次提出了不去湘西去贵州的意见,认为在严重的敌情威胁下,到湘西去创建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已不可能。新的根据地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初始以遵义为中心,一旦形势不利,就可转移到遵义西北地区。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人的拥护,继而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于是,红军改变前进方向,向遵义进发。

    欲取遵义,必须先跨越天险乌江。军委命令1军团的1师和2师分别在江界和回龙场两地强渡乌江。聂荣臻躺在担架上,在乌江南岸的江界河渡口指挥渡江。

    墨乌色峡壁之间的乌江,如一条乌青色的蛟龙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奔腾。江面不算宽,大约只有200多米,流速却达到每秒钟1.8米,江水拍击崖岸,溅起数米浪花,涛声振天;无论投下什么东西,落水的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乌江南北两岸,是十里陡峭的石山。上下乌江,就得经过这十里陡山。为了顺利突破这道天堑,4团团长耿飚和政委杨成武冒着鹅毛大雪,亲自到江边侦察。第二天组织数名勇士试渡时,准备架桥的绳索又被敌人的炮弹打断,两批竹筏子也被激流卷走。

    一天一夜的偷渡没有成功,急得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连夜赶到乌江边,组织部队紧急绑扎了60多个竹笺。组织强渡时,还借了一名神炮手,军团炮兵连连长赵章成连打三发炮弹,把敌人的滩头阵地打垮了,才把桥架起来。与此同时,聂荣臻不顾风雨交加,与1师的勇士们一起,在龙溪口龙坝渡口组织强渡。这个渡口水势稍缓,但由于夜暗风急,许多战士都落水了。聂荣臻也险些被风浪卷下水。

    突破乌江以后,王稼祥和聂荣臻两副担架之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军长征人物谱简介 >红军长征人物谱目录 > 第十三章 长征中的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