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〇六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祖籍俄罗斯,本人生于乌克兰。祖父和父亲都是工人,他自己也是工人,在顿巴期矿区干过矿工和钳工。中学文化水平,在沙俄时代的工人中,就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有一次在同我闲谈中,他问我在顿巴斯做过工没有?我说没有。他说:当年那里的中国工人很多,但他们似乎生活在另一个天下。

    十月革命前后,苏共非常重视党员的阶级成分,因为那时党内知识分子的比重较高,应该多吸收工人入党。于是1918年当赫鲁晓夫要求入党时,这样一位又是血统工人,又比较有文化,而且很活跃的人,便被视为优秀分子,很快批准入党了。

    他入党后,又很快被提拔当了干部,在党内担任了支部书记。但他的水平和人格并不因此而得到提高,仍表现得低级庸俗,甚至无赖。爱谈女人,玩弄小孩子,和小孩打交道,甚至教小孩子骂人,骂自己的父母,偷东西等等。

    1925—1926年间,他又由支部书记提到区委(相当于我们的县属区)。到了区委以后,他比较注意了自己的形象和影响,文明了一点。工作较努力,经常下基层了解情况。和其他干部一样,自带干粮,不向群众要东西;饿了,到树林里烧点开水,吃点香肠面包,继续奔波、工作。继而担任了区委书记。

    赫鲁晓夫的乖巧

    因为他是血统工人,又有点文化,所以虽在基层,仍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和重视。他也很快就摸到了斯大林的脾性,于是不断吹捧恭维斯大林,一直奉承到肉麻的程度;同时想方设法给自己创造优良声誉,以便给斯大林以“好”的印象,博得斯大林的欢心。

    1938年苏联肃反扩大化,乌克兰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全部被整掉了。赫鲁晓夫却被提拔上来当了第一把手。这个位子和斯大林的距离大大接近了一步。这时他对斯大林吹捧到了无耻的地步,喊什么“斯大林是我的生身父亲”,称斯大林为“亲爱的爸爸”。斯大林则认为赫鲁晓夫“对党忠诚”、“对国家负责”他又是工人出身,因而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1940年初就把赫鲁晓夫调到莫斯科,任首都市委第一书记,随即又进入了党中央政治局。赫鲁晓夫钻营成功了。

    进入上层的初期,赫鲁晓夫在众多革命者前辈面前,只能是挟着尾巴做人。毛主席访苏期间,在一些大的聚会中,他总是躲在人身后,坐在一个角落里,不被人们注意。但他的这些表现,倒很可能恰恰使斯大林对他增加了好印象。

    1952年,苏共召开第19次代表大会,以刘少奇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参加了。大会政治报告之后,当进入具体的人事安排和工作的调整,并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时,各国共产党代表团暂时退席休息。斯大林本来答应我们三天之后同我们会谈。但在人事安排上,却遇到了出乎斯大林意料之外的麻烦。人事安排的中心问题是选择斯大林的接班人。斯大林想让赫鲁晓夫往中央总书记,但其他中央委员了解赫鲁晓夫的为人和能力,出于慎重和负责的态度,纷纷发表不同意见,即多数同志不同意赫鲁晓夫提任总书记一职。为此事争论不休。

    我们等了5天,仍未安排同斯大林的会谈。一天傍晚,斯大林给刘少奇打来电话,谈了很长时间,大致介绍他们争论的焦点,他说:我们被弄得“鬼吹火”,在人事安排上遇到了麻烦,分歧很大,至少要20天到一个月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其它许多工作安排,目前还谈不上。他自己也感到了十分疲劳。所以他希望中国代表团的同志到南俄去休养若干天,大约一个月以后,待你们返回莫斯科,再安排我们的会谈。

    于是刘少奇利用这个时间,同印尼(艾迪)、日本(野板参三)、越南(胡志明、范文同)等国共产党代表团举行了一系列会谈。邓小平和我先期回国,留下林莉莉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峰与谷·领袖毛泽东简介 >峰与谷·领袖毛泽东目录 > 〇六 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