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万历——三案的造因者
“江陵”,也是属于此类。那时疏论“夺情”的人原已很多,吴中行的疏文一出,更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一时风起云涌,已然形成一股巨波,其中措辞激烈锋利的,还有赵用贤、艾穆、沈思孝等人。

    为了刹住这股反对的怒潮,张居正和冯保不断在暗中计议,最后二人商定,由冯保出面怂恿万历,把持论最烈的几个人逮入诏狱,并予廷杖,或者尚可刹住此风。万历原也深恨那些疏论夺情的人,对冯保提出的办法当然并无异议,于是即将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等四人都逮入了诏狱,并命予以廷杖。但这四人的入狱,却反引起了更大的风波,不但有很多人纷纷上疏论救,翰林学士王锡爵甚至率领词臣数十人赶往张居正的居邸,当面要他免责诸人。张居正推说此事全由圣命,他也没有办法,心下却更火起,不但把吴中行、赵用贤等四人都予以杖责,并且把论救最为激烈的邹元标也列入了应予廷杖之数。这五人虽都受到了很重的杖刑,却因此反而声名大振,当时被人赐以“五直臣”的嘉名。

    “夺情”之说在巨大的威压之下,总算是顺利地通过了,张居正只匆忙地赶回家乡,安葬了他的父亲,便又匆匆赶回京中重理阁务。在他离京之时,阁中事务,除细事由在阁诸人商办而外,万历命将一应要务都星夜送往江陵,还是都要张先生加以决定。万历对张居正的倚信,于此更可想见。

    在张居正的卧病期间,万历生怕失去他的这个擎天之柱,表现得更加显然。他不仅不断派出中使颁敕问病,还频频颁发巨额资金作为医药费用。关于朝中诸务,万历也还是如以前张居正回乡葬父时那样,命次辅张四维等只在阁中办些细务,凡有大事则要送往张居正的家里,还是由他斟酌处理,即在他已卧床不起之时,也还是要把那些重务送到他的榻边。那时京中大小百官,眼见皇帝如此敬重首辅,一则为了上体君心,二则想要见好于辅臣,便也不断请安问候,并且还都各自出资聘请僧、道,建起醮坛为张居正祈寿祈福。人臣而至如此,在封建社会,已觉有些太过,万历虽然并未也予祈福,但也暗予默许,没有表示什么。后来此事传到外间,各地外官,如南京、湖广、河南、山西等等地方也都纷纷设坛建醮,为这位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的人祈福、消灾,闹得举国上下,纷纷扬扬,乱成一片。

    张居正死后,最初也是备极哀荣,万历对他的这位重臣表现得也极尽礼、尽哀,赠以上柱国的荣衔,并谥为文忠公,还为之辍朝志哀(即停止坐朝,以志哀思),又命赐祭九坛,仪式按身为国公而兼帝师的人那样,依式举行。诸礼已毕,并命四品京卿、锦衣卫堂官、司礼监太监等人一体护送,运柩回乡,入土安葬。身后的恩礼如此之隆,在有明一代的所有臣僚中,也是极罕见的。但这份好景为时极暂,仅到次年,便已形势大变,张居正那时便被削去所有官阶,后来又抄了家,最后竟被称为逆臣,几乎闹到了险被剖棺戮尸的地步。

    所以很快就有这样的剧变,那是由于张居正人虽能干,并在政务方面确也很有建树,但他过于威福自恣,却也招来不少的怨恨。特别由于他并不是个廉洁自好的人,招权纳贿,甚至吞没被籍没(抄家)的藩王资产。这些弱点,张居正人在势在,自然很少有人提到,人亡势去,可就很难禁制人们揭开这些了。张居正和冯保,一直都是相互应和,各自为利的,争权夺利,两人都很认真,因此倒也时有冲突,但他们也都明白,他们二人,一内一外,实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所以冲突之际,彼此都肯克制,虽然两方属下不时还在挑拨,但他们冲突之后总能合好。他们的这一手,确是很有远见,果然张居正一死,冯保便立见孤掌难鸣,不久之后便即同遭祸患。

    冯保倒也早就看到了这种危机,他在看清张居正的病势将不起之时,便已做了安排,他硬逼着张居正,要张把在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案始末简介 >三案始末目录 > 万历——三案的造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