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最下酒
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郁达夫还提到蛎房的美味,他说:“正二三月间,沿路的摊头店里,到处都堆满着这淡蓝色的水包肉;价钱的廉,味道的鲜,比到东坡在岭南所贪食的蚝,当然只会得超过。”
他还不忘调侃千年之前,同样嗜酒好吃的苏东坡,“可惜苏公不曾到闽海去谪居,否则,阳羡之田,可以不买,苏氏子孙,或将永寓在三山二塔之下,也说不定。”
牡蛎味腥,但非常鲜。烹饪得当则极鲜美而没有腥味。其中出彩的做法是鸡蓉蛎糊:将牡蛎切碎,加入用鸡脯肉剁成的蓉泥和肥膘肉剁成的泥,以及加鸡蛋淀粉鸡汤等,与姜末、葱末、白酱油各种调料,拌匀成鸡蓉蛎糊,煮熟浇在茶食,也就是麻花上,北方叫油炸馓子。这个菜现在福建还有,是浇在油条上。成菜后,嫩滑味鲜,爽口开胃,老幼皆宜。另一种做法是软煎海蛎:把牡蛎洗净,捞起,与肉丁(螃蟹的一种)、鸭蛋、香菇等和成酱,下猪油锅煎制而成。成菜后黄白香艳,鲜美醇香,是佐酒佳肴。我想,酒鬼郁达夫肯定更喜欢这种美食。
福州小吃中的肉燕让郁达夫印象深刻,他对制作过程有详细的描述:“一两位壮强的男子,拿了木锥,只在对着砧上的一大块猪肉,一下一下的死劲地敲。把猪肉这样的乱敲乱打,究竟算什么回事?我每次看见,总觉得奇怪;后来向福州的朋友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制肉燕的原料了。”
肉燕是福州传统名小吃,如今去,街上还都买得到。此名点需将猪肉打得粉烂,和入地瓜粉,制成皮子,如包馄饨的外皮一样,加海米、芥菜末、骨头汤、虾油做成的馅儿,从中间合拢,弯曲成长春花形(因此又叫肉长春),蒸熟。
闽菜里海鲜菜是主角,但与粤菜等处理海鲜的方式不同,闽菜处理海鲜时,都是用“综合手段”,海鲜往往与很多食材相互赋味,比如鸡脯肉、猪肉、海鲜、香菇等,它们可相互增香提味。
现在各种菜系都有海鲜的做法,包括川菜和湘菜。对于海鲜川做、湘做,用麻或者辣来处理海鲜,我不太赞同,因为不符合食材的特点。在综合处理海鲜上,我觉得其他菜系要向闽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