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因为穷,所以铸钱
    汉初社会的贫困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币制的混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文帝朝果断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改造四铢钱,同时允许民间铸钱,努力扭转了自刘邦时期以来,社会上币制混乱的状况。

    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刘恒做了一件惊人之举。他废除了“盗铸钱”的罪行,允许老百姓随意铸币,并下令全国改铸四铢钱。

    事情的源头还要从刘邦时期说起。汉朝刚刚建国那会儿,民间百姓的日子实在是穷苦万分,天子生活都十分拮据,稍穷一些的百姓家里更是早就揭不开锅了。这种状况反映到货币上就是,由于铜的产量太少,中央政府不得不去铸造又小又薄的钱。

    按照史学家陈直的说法,西汉产铜最丰富的地方在丹阳。可是在刘邦和刘盈执政时期,那地方一直被吴王刘濞控制着。之前讲过,汉初的中央政府是将关东诸侯国当作敌国看待的,所以中央政府自己没铜只能自认倒霉,刘濞没有平白无故支援中央政府的义务,皇帝也不好意思去腆着脸求人家给他点铜。

    中央政府既要节约那点儿少得可怜的铜产,又要铸钱,又不能让老百姓知道自己也揭不开锅了。思来想去,刘邦和他的智囊团决定将天下的铜币集中起来,然后重新铸钱。他们想了一个好借口来骗百姓交出手里的铜钱——秦朝的钱太重了。

    是呀,秦王朝富有四海,国力强盛,所以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铸造铜钱时用的铜就比较多,因而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重十二铢,直径一寸二分。

    汉朝政府装出一副假惺惺体恤老百姓的样子,打着“秦朝的钱太重不方便大伙用”的旗号,骗走了老百姓手头那些分量很足的铜钱。汉朝政府这种做法很搞笑,明明是他们无能又好面子,却非要栽赃秦朝。

    其实早在秦朝,在铸钱上面偷工减料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到了秦末,通货膨胀很严重,于是就有富商私自铸造“半两”钱。这种钱又轻又薄,直径不过两厘米,重三铢,奸商们拿这些钱来骗老百姓,借之牟取私利。

    然而西汉初年铸造的钱币却比秦末的“半两”钱还不实在,重量仅及半两的四分之一。这种钱币轻薄大小如同榆荚一般,所以就有人将其命名为“荚钱”。考古发现证明了“荚钱”的存在,而且它确实又小又薄。山东临沂银雀山曾经出土过这种“荚钱”,山东章丘还发现过铸‘荚钱’的石范,考古学家从中明确了荚钱的规格大小,那种钱币用“粗制滥造”来形容都算是抬举了。

    自欺欺人,汉朝政府不得不出此下策。

    但铸造“荚钱”的主意显然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长此以往,钱币的质量会急剧下降,新的问题就应运而生。可惜政府管不了这么多,那时候他们只认一个字——“穷”。这也算是刘邦时期的“大跃进”吧,全国人民都把自家铜币拿出来熔掉,再从炉子里捧出更多个又小又轻的铜钱。

    与这项政策配套的措施还有两条:

    第一,允许民间铸造轻便的钱币,也就是废除了“盗铸钱”这一条罪名;

    第二,将原先秦朝实行的一锭黄金为一镒,改为一锭黄金为一斤。

    果然,货币市场的混乱最终造成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奸商们趁着市场上物资匮乏而囤聚财物,然后高价兜售,最终导致物价上涨,一石粮食要一万钱,一匹马要一百金。汉代一金约折合万钱,一百金也就是一百万钱。

    这一切都是民间随意铸钱惹的祸,当政府开始对民间私自铸钱的行为解禁,并要求将钱铸小铸薄的时候,奸商们就敏锐地嗅到财政空虚的状况。而且,民间私自铸钱这一行为的解禁,导致市面流通的钱币变多了,货币贬值,这正是商人们趁机哄抬物价以赚取钱财的好时机。

    整个刘邦时代经济发展的最大特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当道家统治中国简介 >当道家统治中国目录 > 因为穷,所以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