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撤张?捕蒋?西安城“风雨欲来”
到西安,杨虎城正在客厅等候。杨早已从张的神色猜到了劝谏之举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在张学良介绍了劝谏的情况并征求杨的意见时,杨虎城就顺势提出了类似于“兵谏”的建议。

    杨虎城主张“兵谏”,下这一决心比张学良要容易得多。从杨的角度看:只有这个办法才能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推动全国一致抗战局面的出现。同时,这对17路军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利的,可以使17路军避免遭受两面夹击的窘境,也有利于彻底解决杨本人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

    张学良就不同了,他与蒋介石的私人关系较好,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较高,受蒋的影响较大。他始终相信蒋介石能领导全国抗日收复失地,所以真诚地拥护蒋介石。但是,这次听到杨虎城的“兵谏”建议时,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并没有表示反对。这说明他的态度开始转变。张学良后来在回忆中谈及这一细节时,这样说道:

    迨自洛阳返来,心情十分懊丧,对杨谈及蒋公难以容纳余等之意见,该时良对蒋公发有怨言,并问计于杨,彼有何高策,可以停止内战,敦促蒋公领导实行抗日之目的。杨反问良,是否真有抗日决心?良誓志以对。杨遂言待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良闻之愕然,沉默未语,彼露有惧色,良即抚慰之曰:“余非卖友求荣之辈,请勿担心,不过汝之策,在余有不能之者。”彼遂讥良乃感情作用,以私忘公。良答以“容余思考商讨,请其安心,余绝不同任何人道之彼之意见也。”

    12月4日,也就是张学良从洛阳返回的第二天,蒋介石也来到了西安。两天之后,蒋介石召见张、杨,公开摊牌。蒋介石说:“无论如何,此时须讨伐共产党。如果反对这个命令,中央不能不给以相应的处置。”接着,蒋提出两个方案供张、杨选择:(一)服从“剿共命令”,将东北军和17路军全部开赴陕甘前线,进攻陕北苏区,“中央军”在后面接应督战;(二)如不愿“剿共”,就将东北军和17路军分别调到福建和安徽,陕甘两省让给“中央军”去“剿共”。

    蒋介石提出的这两个方案,都是张、杨绝对不能接受的。按照第一个方案,不仅张、杨自己不愿意打内战,而且他们的部队也不愿意打内战。与红军的几次作战已经使他们损失惨重,再打下去将会自我毁灭。按照第二套方案,张、杨两军都要离开西北,互相还要分开,不仅两军不能联合,而且得不到红军的支援,这样下去,势必要被蒋介石分别吞并或被消灭。

    既然蒋介石指的路子走不通,那就剩下自己那一条路了。这就又回到了张学良的第三套方案,也就是杨虎城提出的“兵谏”办法了。然而,此时张学良对蒋还没有死心。他在与杨虎城从蒋介石行辕出来后研究对策时,只统一了两点共识:

    一、东北军和17路军决不再打内战;

    二、东北军和17路军除了抗日之外,决不离开西北,两军也决不分开。

    而对最重要的“兵谏”的问题,此时毫未提及。张学良还要再试一试是否能最后说服蒋介石同意发动抗日。

    12月7日,张学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向蒋介石进行了一次“哭谏”。这次“哭谏”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最后说服蒋介石;二是如果说服不成便顺便摸一下藕介石住所的底,为“兵谏”做准备。于是,他以在内蒙古阿拉善旗的定远营发现日本特务机关活动,拟派骑兵第6师师长白凤翔、18团团长刘桂武前往震慑为由,而先后分别带白、刘去面见蒋介石,佯为请示方针,实为实行谏蒋抗日之最后激烈手段,让两位潜在的“兵谏”计划的执行者熟悉一下蒋介石的面容。

    待两位部属离开后,张学良再次力图以其至诚感动和说服蒋介石。他极为沉痛地向蒋陈诉说:“日寇侵略我国,贪得无厌,步步紧逼,继东北沦陷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简介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目录 > 第四章 撤张?捕蒋?西安城“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