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运筹华北
盘。因为,蒋见自己的最精锐的美械部队,已在东北损失精光。为了保存军事力量,重建江南防线,恨不得能把华北60万蒋傅部队,在一夜之间就撤到江南才称心。但是,傅作义深怕中蒋的“调虎离山计”,不愿自己的20万部队跟蒋系40万军队南撤过江,他知道,如果那样,他很快就会成为空头司令官,一切听蒋摆布,就会像一只可怜的“笼中鸟”。实际上这种方案是蒋介石的单相思。

    第二种方案,即西撤绥远。这种方案实际上是傅作义的个人愿望。因为察哈尔、绥远两省是傅部老巢。傅系部队大都是察、绥人,都不愿南撤过江。傅作义本人最怕蒋的调虎离山计,故不愿离开华北,更不愿轻易离开绥远。为此,傅作义曾向蒋建议说:海上南撤没有美国舰船是不行的,陆路南撤又太危险,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平津数十万部队西撤绥远,背靠西北“三马”和胡宗南,互为掎角,可保住大西北。蒋介石当然不会同意这种方案。因为,西撤只能撤走傅系20个师,蒋系24个师是绝不会西去的。这样蒋傅势必分道扬镳,美国就会因此停止美援,那对彼此都不利,这也只是傅作义的单相思。

    第三种方案,即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这实际上是一个举棋不定、暂保现状的三凑合方案。也是美、蒋、傅三方经过多次磋商的一个折衷方案,美国所以赞成这个方案,是因为这个方案坚守平津,能够牵制东北和华北解放军南下,可暂时保住美国资本在华北的利益。如果情势支持不住,美国主张利用塘沽海口把蒋傅军撤往青岛。那时,傅作义出人,美国出枪,可把山东沿海变成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美答应运给傅7万支卡宾枪和2亿发枪炮弹,以供急需。

    蒋介石所以表示同意,因为这个方案明确规定:“暂守平津,保持塘沽海口。”一旦傅作义支持不住,就可强令其南撤过江。傅作义所以赞成这个方案,是因为暂守平津,一来可借此接受美援,二来可用已掌握的军政财大权,加紧扩充新编军队。他估计东北解放军在经过辽沈决战后,至少要休整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才能入关作战。在这期间,他可争取扩大新军20至50万人。到那时,他可有百万之众,就可战可和可守,万一不行,西撤绥远也不晚。

    狡诈多变的蒋介石,经过反复考虑,终于暂时同意第三方案。10月31日,他在离开北平飞返南京前,把傅作义请到圆恩寺行邸说:“好,好,那就照第三个方案办吧!总之,今后华北的军政财大权都交给你了。美国司徒大使说,华北由你直接接受美援,希望美援武器快点运来,把你们新编的5个师装备起来。”傅作义说:“请委座放心,我尽力照你的意图去做就是。关于华北的防守,我认为按照第三方案部署是比较稳妥的。我已命令承德、保定等处过于孤立的守军,按计划逐步撤归平津,只留一个军驻守山海关,监视东北共军的动静。”蒋连连点头说:“我已告知王叔铭,要华北空军对东北共军进行多方侦察,密切注意其动向。必要时,你就照我的意图机断行事吧!”

    蒋介石要傅作义集团撤至江南

    在辽沈战役末期,蒋介石与傅作义谈定,要傅作义执行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方案。然而就在4天之后,即11月3日,傅作义就突然接蒋介石从南京来电,要他在11月4日飞南京,参加蒋召集的最高紧急军事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蒋的国防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顾祝同,西北行辕主任张治中,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等人。

    这次会开了4天,主要讨论在辽沈决战大败后,在南北两线如何挽回败局。蒋介石在会上宣布,集中一切可能集中的兵力,在徐蚌地区同陈毅、刘伯承进行决战。在华北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于北平、天津、塘沽,牵制东北共军南下,必要时撤退过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平津战役实录简介 >平津战役实录目录 > 第一章 运筹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