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战略运筹
方部队进击鲁西南,威迫徐州西北地区,并破击徐州至商丘间的铁路线。

    (六)以一部分地方部队于战役发起后转战破击徐州至蚌埠间的铁路线。

    (七)全军于10月31日前进至临沂、邹县一线集结,11月5日开始攻击。

    副司令员粟裕(左三)和参谋长陈士榘(左五)、副参谋长张震(左四),在听取淮海前线情况的汇报

    华野将这一方案上报后,17日便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完全同意15日各项部署,望即照此执行。

    这时,我军得知徐州之敌有从鲁西南地区北犯的可能性(即国民党的进攻山东计划),中央军委经过分析认为,假如敌人真的北犯,将对我军发起淮海战役以极大的便利,所以决定不变更淮海战役的计划。后来,我军发现敌人没有行动,只是加强了新安镇及徐州以东的防务。

    根据这种情况,华野司令部于10月20日召开了第三次作战会议。为了加强运河车站南北两侧的正面阻援兵力,以保证围歼黄伯韬兵团的成功,会议决定对原来计划作了一些调整:

    (一)把围歼黄伯韬兵团的兵力,由原来的5个纵队增加到8个纵队。

    (二)袭占运河车站及炮车,准备阻援的部队由1个纵队增加到两个纵队。

    (三)以3个纵队从韩庄、台儿庄渡运河南下,直插徐州以东的陇海线,吸调徐州敌人援军,策应正面阻击部队作战。

    (四)由鲁西南地区威迫徐州的两个纵队和地方武装,组织对鱼台、丰县、砀山、商丘地区之敌的牵制攻击,使敌人不能东调增援,策应主力作战。

    (五)为隐蔽主力行动企图,出鲁西南的部队先行南开,提早向商丘、砀山之敌举行佯攻,其余主力于25日以后并行开进。

    华野对原来部署的调整,是根据徐州敌人加强新安镇及徐州以东的防务这个情况决定的。这一调整,增加了围歼黄伯韬兵团的兵力和从北面攻击徐州的兵力,以便将我军歼灭黄伯韬兵团的作战,建立在更加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这个调整意见于10月20日上报后,第二天中央军委即批复“完全同意”。

    中央军委同时指示华野:进入鲁西南的部队应于10月30日以前进至商丘至砀山一线,距离敌人大约100华里左右,摆成一字形阵线,断绝行人来往,不要向商、砀线攻击,以防敌人早日察觉我军的佯攻部署。应在东面战斗发起时,同时或早一天发动攻击为好,否则,可能不起大的作用。

    中央军委的这个指示,主要是为了隐蔽我军的作战意图。因为如果我进入鲁西南的部队过早地向敌人出击,就会使敌人意识到我军是在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法,从而加强徐州以东的防务,或令徐州以东的黄伯韬兵团向徐州靠拢,这样,就会增加我军围歼黄伯韬兵团的困难。如果我进入鲁西南的部队和我徐州以东围歼黄伯韬兵团的部队同时发起攻击,敌人就很难判断我军的主攻方向了。

    在华野调整部署积极作战役准备的同时,中野主力正在举行郑州战役,以牵制孙元良兵团的东进,配合华野作战。中央军委指示华野及进入鲁西南的部队,要与指挥中野作战的陈毅、邓小平取得密切联系,以利配合。

    10月28日,离战役发起日期已经很近,华野领导再一次研究了敌我双方的情况,估计我军发起攻击后,国民党军可能依当时的态势固守,以达到于外围消耗我军、保卫徐州的目的。

    其次,敌人也有可能将李弥兵团和黄伯韬兵团集结固守几点,互相声援策应,在发现我军主力出击新海段后,黄伯韬兵团可能以新安镇为核心进行固守,李弥兵团可能以运河、碾庄一线守备,机动甚大。

    这些情况,对我军的战役展开都没有大的影响,因为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淮海战役实录简介 >淮海战役实录目录 > 第二章 战略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