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战略运筹
人如果依当时的态势固守,正好给我军造成分割敌人、逐个歼灭的机会。

    所以,华野决定在作战部署上不作更大的变更。

    当晚,华野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战前最后的作战部署,这个作战部署分牵制、阻援、打援和主攻黄伯韬兵团两个方面。

    中央军委在接到华野的这一报告后,30日即批准了这一报告,认为华野28日的计划与部署甚好,要华野“照此施行”。

    这就是淮海战役具体作战计划制定、修改、确定的过程。

    从10月28日起直到战役发起时,计划再没有大的变动,这个具体的作战计划先后酝酿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经过了多次修改,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从制定战役方针到确定具体计划都对华野作了多次的具体指示。

    国民党军的“徐蚌防御体系”

    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和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蒋介石苦心设计的以徐州、郑州、济南三足鼎立的防御阵势顿时土崩瓦解,徐州国民党军刘峙集团已处于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的夹击之中。

    自重点进攻战略被人民解放军粉碎后,蒋介石一方面为补充被解放军消灭的军队,下令自1948年9月1日起,恢复军、师番号,取消整编军、师、旅番号,原整编师长恢复为军长,整编旅长恢复为师长,以振士气;另一方面被迫采取收缩战略,把主力部队汇集成沈阳、北平、徐州、武汉和西安五大战略集团。辽沈战役结束后,沈阳卫立煌集团被全歼,在剩下的四大集团中,以徐州刘峙集团的兵力最为庞大,是一个重兵集团。刘峙集团利用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和淮河、运河两大河流,构成所谓的“徐蚌防御体系”。

    济南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统帅部最初判断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会联合起来,向陇海路以南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此,蒋介石急忙下令调整部署,决定以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第三、第十二兵团,由确山、遂平一线,向唐河、赊旗镇地区发动进攻,企图破坏豫西解放区,把中原野战军牵制在平汉路以西。同时,蒋介石还下令驻郑州的第十六兵团东调徐州,把郑州防务交给第十二绥靖区负责;以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指挥第二、第七、第十三、第十六兵团与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绥靖区的部队,加强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路东西两侧的防御,阻止华东野战军由鲁西南或鲁南地区南下。后来,当国民党军统帅部发觉华东野战军有出苏北、中原野战军有打郑州的意图时,蒋介石又打算放弃郑州、开封等地,下令刘峙进一步加强陇海路商丘至海州段、津浦路临城至蚌埠段的防御,企图以“攻势防御”,“巩固徐州而确保之”,并准备在淮海战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徐蚌会战计划”

    1948年10月下旬,东北辽沈决战已近尾声,国民党在东北已经惨败,国民党蒋介石也看出了徐州大战已形成一触即发之势,他们决心加强徐州防御。

    10月22日,国民党统帅部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做徐蚌会战的准备。会议提出由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所属部队,并决定黄维十二兵团出周家口,依情况策应徐州“剿总”或华中“剿总”作战。

    24日,蒋介石下达《对当前作战之指导》的指令,要求徐州“剿总”取“攻势防御”,“巩固徐州而确保之”;命令黄伯韬七兵团、李弥十三兵团分别控制于阿湖、新安镇、曹八集(今八义集)附近机动,遏阻华东野战军南进,并适时策应邱清泉二兵团、孙元良十六兵团;命令邱清泉兵团机动控制于砀山附近,负责监视鲁西南华东我军之行动,并依情况与黄维兵团协力夹击东进之中原我军;命令孙元良兵团向宿县、蒙城转移,控制于蚌埠附近机动。蒋介石的指令对徐淮地区其余各部均有要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淮海战役实录简介 >淮海战役实录目录 > 第二章 战略运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