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火书记的火是这样逼出来的
穷”字,让无数人才“孔雀东南飞”了!

    “这些年,连麻雀都飞了!”火荣贵介绍说,恢复高考后的30年中,武威共有56000多人考上大学本科,但仅有5000多人回到家乡工作。武威古时就有重教之风,2000年至今十余年间,这里考上清华、北大的有69人,这比例在全国地区级市里,也算相当不错的,然而这些进了名牌大学的优秀人才,竟没有一个回到武威工作。

    人各有志,即使再亲的亲人也是拉不回的,更何况,身在武威的父母们,也没有谁愿意让已经飞出穷窝窝的孩子重新回到武威。

    这就是武威的尴尬和武威之痛。

    现在武威要发展,要改变面貌,突出的难题摆在了火荣贵和市委、市政府面前。照老办法做事?矮子里拔高个,等于换汤不换药。想突破一下?条条框框如蛛丝网横在面前……怎么办?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火荣贵在市委班子会议和全市干部会议上,一次又一次地敲着桌子、拉着嗓门说:要想改变武威的落后面貌,唯有实现转型跨越!要实现跨越发展,唯有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必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人才是武威发展的瓶颈。”问题清楚地摆着。人才问题不像招商引资那么简单,有人来谈,条件一合适,便可签约开工。人才问题首先要解决现有人的思想观念。

    “既然我们自己没有人,该不该从外面引进?”

    “该。”

    “那么我们就学学人家,向全国招聘。”

    “试试看,兴许成事。”

    于是在火荣贵主持下,武威在2010年底拿出11个工业领导岗位,第一次面向全国招聘。按照省里相关人才选拔要求,按照招一选十的办法进行。花几十万元在中央大报上刊登广告后一个月,来报名的竟然只有20人。

    甘肃武威?没听说过那个地方呀!有20人报名算是阿弥陀佛了!组织部对报名的20人一核查,有8人不符合基本条件。12人报名,竞争11个岗位,怎么弄法?不符合招聘办法呀!只好流产。

    武威面子大失。火荣贵和市委班子深感“武威之尴尬”。

    火荣贵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和市委班子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武威面貌,也就不太在意“面子”了!

    “武威如此缺高端人才,有没有啥捷径可走?”一天,火荣贵问组织部长李明生。

    “有啊!省里前年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从清华选调一批毕业生来咱们甘肃……”李明生说。

    “这么好的事我们干啥不去把人抢过来?你马上派人去!”火荣贵重重地推了一下自己的组织部长,又一把将他揪过来:“不行,还是我去!”

    后来火荣贵真的亲自到清华去了,就这样,2010年他把3名清华毕业生弄到了武威,第二年又有4名清华生来落户。

    “他们都是清华的高材生,是有远大志向的好青年,我们一定要当宝贝似的关心、关爱他们!”火荣贵对这7名来自清华的毕业生,偏爱有加。

    “为什么不?他们是真正好样的!我们武威人自己的孩子读了清华、北大不愿回到家乡工作,人家则听说我们这儿落后,放弃高薪和城市优越的条件,远离父母,有的还把年轻的妻子一起带到武威与我们一起创业、建设,这样的好青年、优秀人才,我们不爱他们还爱谁?”火荣贵心里还有一股没有说出来的火。“三牛风波”出来后,有人在网上不断地挑起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们武威专门为清华毕业生设置升迁的“绿色通道”,而不给某某大学和其他青年机会?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火荣贵的火一下蹿了起来:当初我们在清华大学选招后,也到过某某大学和某某大学,在那里我们一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牛风波简介 >三牛风波目录 > 第三章 火书记的火是这样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