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三个里程碑中国式的人物
一方面大伙通过点点滴滴的做些生意弥补了家家户户的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我们义乌人最敢闯,肯吃苦。如今其他地方節在搞开放我们义乌人没有双优势,也学不像人家,但我们这儿的人都会经商,都会鸡毛换糖奋!要紐把鸡毛换糖的精神和经商积极性发挥出来,我就不信义乌人不如别人。我说到这儿,谢书记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问我,你真认为行呀?我说怎么不行?随后我把自己前阵子做小生意,有时一天赚的钱比过去一个月挣的工资还多的事一说,谢书记频频点头,又不停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起来。后来,他站在我面前,大声说道:好,你先回去,让我好好想想。我一听很高兴,刚出门又想起一件重要事,便转身问谢书记:那我们能不能在街上摆摊呀?他一挥手,说可以,你们先干干再说。

    我又担心地说道:可市场管理人员天天赶我们呀!谢书记双手往腰里一叉,说,放心,我会打电话给他们的3跟县委书记见面会有这么好的结局,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难怪当我走出县委大门时,那些等候在外准备看热闹的那些经商朋友一下拥了过来,说你怎么没被抓起来呀?我笑笑,说谢书记还给我倒茶递烟,怎么会抓我呢!可大伙最关心的还是让不让摆摊经商的事。我说,只管摆,我有谢书记的话呢!大伙将信将疑,我呢心里有底,像以往一样挑起担子往马路边一放,便吆喝起来,而且这天的嗓门比平时更清脆响了许多。伙计们一看我真的毫无顾虑地重新做起生意,便纷纷跟着摆摊设店起来。这不,一连几天我们红红火火摆摊卖货,顺顺当当,再没有人来赶我们了。而且不几日,县委以整顿市场领导小组的名义,发出了在义乌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有名的第一号《通告》,这个《通告》是手抄的,在北门街上貼了有七八张。这对我们这些地下工作者般的经商户来说,是天大的喜讯。《通告》一贴出,市民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观着,那场面至今让我不忘。没几天,北门街头的小商小贩一下多了几倍,而且每日涨,直到后来整个一条街上摆满了摊位,到这儿来买货看热闹的就更多了,这就是我们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的最初形成。现在一说起当年的事,义乌人就半真半假地说我是义乌市场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夸我说要不是你冯爱倩敢冒坐牢房的险,跟县委书记较真,第一号《通告》就不会那么快出台,小商品市场就可能形不成今天这个样,咱义乌市的发展更谈不上了!哎哟,我区区一个小百姓哪敢吞天之功呀!要说义乌有今天,当家作主的谢书记才是最了不起的功勋!

    对,正好这次博览会他也来了,你一定采访采访他才是。冯爱倩从那段难忘的回忆中恢复过来的第一句话对我这样说。

    她说的谢书记,全名叫谢高华,是1982年7月调任到此的义乌县县委书记,任期至1984年底。谢高华在义乌只有两年多时间,但他是义乌历史上口碑最好的一位县领导。因为在60多万义乌人心目中,他们一致认为,是谢高华书记当时排除阻力,适应民心,果断地站出来砸碎了紧箍在人们手脚上的枷锁,之后才有了义乌飞速发展的商品市场和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的富裕生活。

    谢髙华是义乌人心中的丰碑。

    我来义乌便听说,前两年就有人自发起来集资,要为他们的谢书记立一座大理石碑,后来因为远在衝州过着退休生活的谢高华本人极力不让才抹平了此事。1998年10月底,我作为中国作家协会访问团成员,在义乌市参加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期间,有幸见到并采访了谢高华本人。

    现今卸任养天年的谢高华,比我想象中的传奇人物显得瘦小得多,然而谈起当年他在义乌的政治生涯,却是滔滔不绝——我是浙江衝州人,刚调任义乌时情况不了解,但对这儿鸡毛换糖的传统却早有所闻。80多岁的老母亲听说我要到义乌工作,很心酸地说,儿啊,你干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国家日记简介 >国家日记目录 > 第一章 三个里程碑中国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