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
大禹治水的传说,岷江上游的北川县和汶川县都认为自己是大禹的故乡。《竹书纪年》称:“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巳……修巳背剖而生禹于石纽……”《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但是石纽究竟在哪里呢?北川县和汶川县县内都有石纽、刳儿坪、禹穴等遗迹,争论一直没有结束。

    早在《尚书·禹贡》中,便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载,传说大禹最早疏导的“九河”中,就包括了岷江。

    至于丛帝鳖灵的治水则几乎家喻户晓。

    传说大约在2800年前,一场洪水使古蜀的鱼凫古城荡然无存,继之而起的是杜宇王国。杜宇建都于汶山【岷山】脚下的郫邑【今郫县】,别都瞿上【瞿上当今何处?说法甚多,可能为今双流县牧马山一带】,“教民务农”。杜宇又称杜主,号望帝。

    先进的农业经济使杜宇王国较前三代蜀王更为富强,其疆域北至陕西汉中,南抵云贵,西达岷山之中。

    杜宇王国之后是开明氏执蜀。

    在开明一世鳖灵期间,成都平原可能开展过一定的治水活动。史学家们认为,鳖,即龟鳖之壳,灵,即巫师,“鳖灵”即以龟鳖之壳为法器的巫师。《水经·江水注》引《本蜀论》说,荆人鳖令尸随水上“至汶山下,复生,起见望帝”,《蜀王本纪》说:“鳖灵尸随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任命他为相,不久岷江洪水泛滥,杜宇便派鳖灵主持治水工作。

    鳖灵应该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且是巴人,至于“其尸随水上”,应该是他由楚国沿江迁徙,来到川西平原。

    鳖灵治水成功,受到了蜀人的拥戴,他便篡夺了杜宇的王位,开创开明王朝。杜宇失去王位后隐居西山【今青城山】,传说死后魂魄化为杜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而蜀人每当听到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便会思念望帝,而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发出了“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感叹……

    但是,开明王朝虽开凿了一些分流河道,能分泄部分洪水,但由于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洪水和旱灾仍然随时威胁着成都平原,而成都城由于没有河道流经,无舟楫之利,交通也十分不便,这在主要依靠水路运输的古代,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障碍。

    鳖灵号丛帝。有人说,鳖灵“据有巴蜀之地”后,出于立国安邦的需要,便借来中原人最为赞赏的尧、舜禅让故事,变为杜宇也是禅让,以示鳖灵王有道,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望帝和丛帝共同开发了成都平原,他们的功德是分不开的,于是感念他们的蜀人便按照自己的愿望淡化了他们之间的怨恨,幻化出一个杜宇禅让于开明的故事。早在汉代,人们便开始祭祀望丛二帝;北宋以后,开始出现二帝合祀的局面;清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今天成都郫县城南的望丛祠,将二帝融为一体,祠内既有望帝陵和杜鹃园,也有丛帝陵和鳖灵湖。这是成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两个不同朝代的帝王竟葬在一起,这种现象是十分有趣的。

    都江堰的出现,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落后的秦国经过变法改革后,国富兵强,亟欲一统天下。要想统一天下,就必须有坚实的后方基地,为之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于是巴、蜀之地进入了秦国的视野。秦国的司马错分析了巴、蜀的形势后认为,“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公元前316年秋,派兵伐蜀,蜀兵败,蜀王被戮。

    为了把蜀建成可靠的战略基地,必须兴修水利。在兴修水利之前,秦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稳定政局,首先,“移秦民万家实之”,随着移民的进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又修建了成都城、郫城和临邛城,使它们既是新的政治、经济中心,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22篇 天下奇功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