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篇 洞庭湖,蓝色的问号
录中,1852年似乎并不是一个大洪水的年份。这一年是清咸丰三年,史载:龙阳、巴陵、安乡大水成灾。石首藕池口溃决,冲荡藕池街,未复。

    这个未复的溃口,到八年之后的1860年,长江全流域发生大水时,终于酿成大溃。水利界和历史地理学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藕池口江堤先是在小水年的咸丰二年溃口,但当时因民力拮据未修,到咸丰十年【1860】,长江发生大水,在原溃口之下遂冲成大河。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九年【1893】查勘藕池的奏疏中说:“藕池为荆江南岸大堤,当日因江心沙洲太多,逼江溜直趋南岸,藕池正当西南顶弯之处,咸丰二年遂致冲成巨口,分引大溜。”

    小水年间形成的“巨口”,终致分引荆江“大溜”。在史志专家何培金先生看来,张之洞的说辞未免有点轻描淡写。民间的说法却不同,把这一改变洞庭湖命运的大事,追究于荆江北岸驻防官员的一次颟顸之举。

    南县乡绅段毓云写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填塞荆江四口论》中记载:“查藕池口,在最近八十余年以来,沧桑变迁,不可思议。据年高八秩之老者云:‘当年清咸丰发乱【太平天国运动】未靖之际,……秋水泛涨,黄谷未割,不料荆州满人驻防将军为保护湖北大堤起见,逞其以邻为壑之心理,用大炮轰溃南岸江堤,开放藕池口。湘绅抗议无效,于是长江之水滔天滚下入于洞庭,滨湖各县遂成泽国一般,父老民众所生息之田园、草山,骤被陆沉于不觉。’”

    不管是满族驻防官员的颟顸之举,还是张之洞事隔四十年之后查勘时一次轻描淡写的奏疏,藕池口毕竟是溃决了。18年之后的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这是长江自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荆江南岸的松滋口溃决,加上原有太平、调弦两口,到1873年,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开始形成。

    维系了300多年相对稳定的江湖平衡关系被打破,洪水挟裹大量泥沙涌入洞庭湖,湖洲每年以6万亩的惊人速度迅速增长。1896年,水面减少到5400平方公里;1949年,水面为4350平方公里;1977年,卫星照片上的洞庭湖枯水面积仅645平方公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已经成了一个冬陆夏水的季节性湖泊,湖泊面积2740平方公里,容积174亿立方米,小于江西鄱阳湖,从中国五大湖之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泊。

    四口入湖之后,挟带的泥沙量到底有多少?在不同的统计年代,有不同的数据。1951—1998年实测含沙量资料统计,荆江四口与湘、资、沅、澧四水的多年平均入湖泥沙量为17302万吨,其中四口入湖泥沙量为13961万吨,四水入湖泥沙量仅为3341万吨,而洞庭湖从城陵矶排出的的泥沙多年平均量仅为4464万吨。

    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可以得出,每年淤积在洞庭湖内的泥沙量就达到12838万吨。

    有专家测算,洞庭湖每年平均淤积厚度达3.49厘米。由于湖区沉积量远远超过湖盆构造下沉量,四口分流后的100余年来,洞庭湖正在经历着一个自然淤封消亡的过程。

    随着泥沙的大量淤积,江湖关系随之变得险恶起来。

    藕池、松滋溃决初期,分洪了长江的一大半洪水,长江把大量泥沙注入洞庭湖的同时,这反而使下荆江【自藕池口至城陵矶为下荆江,枝城至藕池口为上荆江】河道因流量急剧减少而迅速淤塞、萎缩、弯曲。洞庭湖逐渐被泥沙淤积,下荆江也变得更加蜿蜒起来了。

    一切,都显得不是那么顺畅。复杂又险恶的江湖关系仅于此就可见一斑。

    在《洞庭湖200年档案》里,详细收集了缘于这种复杂的江湖关系而形成的各家各派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26篇 洞庭湖,蓝色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