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篇 遍地明珠
人们还可以通过打井,从她宽阔的河床下找到水。

    山区不一样,大水刚刚走过,干旱随后就到。山里人赖以生存的田土,大多依山就势,艰难地镶嵌在岩头坡边,有的田土索性根据其小,直接命名为“簑衣丘”或“斗笠丘”。一块斗笠大的地方,也要被山里人充分利用,也会被人尊称为一丘田,可见山里人寻吃的艰难,很难看到几块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田土。过去我们山里拥有了几亩连在一块的田地的人家,那便是令人羡慕的富人了,建国后大都被划成了“地主”成份。

    为了使这些遍布于山山岭岭之间的田土得到适时的翻耕,山里人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的,那便是用背篓把刚生下来的牛背到山上去喂养,待长大了,好翻耕那些小小的田地。因那山路陡险,长大了的牛是无法爬上去的。可怜那些被背上山去的牛,从此再也不能下山来看看它们的亲朋和出生地。

    在漫长的典型的农耕社会里,这些簑衣丘和斗笠丘,只能是“望天收”,老天多下一点雨,就可多收得三五斗。年景不好,就只能眼巴巴地坐以待毙。这些可怜的田地,永远也享受不到江河和溪流的饱足的浇灌。

    自古“水往低处流”,在我的长辈们看来,这是合情合理的自然法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便心安理得自认命苦,只要你还生活在山里,溪水就流不到你的地里。因水难上山,山又留不住水,山里很难种上水稻,山里人多以旱土作物果腹。山里最能耐旱的庄稼是红薯,其次是玉米和高粱。小时候,我们最向往的幸福生活是吃上一顿纯粹的白米饭。盼望这么一顿白米饭,往往要等待一年,只有在大年三十的团年饭桌上,我们才能闻到纯粹的白米饭的香味。在山里人的经验和见识中,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香味。

    我们的祖先永远铭记着一个叫做谢仲塬的广东人。乾隆五十年,谢氏在我老家平江当知县,其时正逢平江县普遭大旱,山下的河流几乎断流,山上的塝土更是干得冒烟。春种作物,大都夭折。眼见得手下臣民颗粒无收,这可是天大的事情。谢知县忙从老家引进一种叫做“安南薯”的红薯,令百姓广为栽植。此薯无需播种,摘其藤蔓尺余,插入土中,即可成活,无论山坡洼地,不分土瘦泥肥,此物见泥即可生根,可耐旱,可经风雨,几个月后便可长出拳头大小的红薯来。一蔸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生食此物,无需烹煮,也可将人畜养活。

    这一年,平江人无奈之际,半信半疑跟着谢知县栽红薯苗子。这苗子果然不怕干旱,慢慢就见爬满了山坡。十月间薯熟,掘开泥垄,竟是果实累累,尝来肉质细嫩,甜润爽口,浆汁丰腴。平江人依赖此物,度过了一个大灾之年。

    从此平江山地,甚至整个南方的山地,都是从广东移种此物,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山民的主粮。

    平江称此物作“茴”。全中国种植此物的地方,没有第二个地方把它称作“茴”的。有史学家曾用心来研究这个称呼的来由,至今终无所获。

    两百多年来,谢知县给平江人民带来的大恩大德,罄竹难书,便建寺以做铭记,人称他为“茴老爷”。“茴老爷”的声名,在我们祖先的心目中,比当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声名,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茴”是平江人至南方山地人的主粮,大米成了杂粮。那时候国家干部、人民教师之所以令人羡慕,是他们每个月可以凭粮证到粮站籴到27斤大米。尽管这样,这27斤大米里不掺茴,也还是吃不到月底。何况绝大多数干部出身农村,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围着这27斤大米吃,要是不掺茴,几天就消灭掉了。

    茴一身都是宝,从头到脚都能做得用。茴可以熬糖,那时候没有几户人家能买得起白砂糖的,就熬茴糖自用;茴和茴蔸子可以蒸酒,许多人家靠蒸茴酒待客;茴藤叶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27篇 遍地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