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篇 北京的水
代至隋代期间,永定河已经移到今北京城南,即由石景山南流再东折,经马家堡和南苑之间继续东南流,又经凉水河和北运河入海。唐代以后,卢沟桥以下的永定河分为两支,东南支仍走今马家堡和南苑之间,南支沿凤河流动,并逐步西摆,后来南支成为主流。自清康熙年间筑堤以后,永定河变成今天的样子。”【尹钧科吴文涛:《历史上的永定河与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后,官厅水库的建立,彻底改变了永定河的面貌和走向。这条古老的母亲河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被锁在了城市的外围,不再担负为北京城里提供饮用水的任务。官厅水库的水一度呈现半污染水质,主要用作北京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成为北京备用饮用水源,2006年,经过禁渔清污等治理后,官厅水库的水重新达标,成为继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平谷水库之后北京第四个备用饮用水源。

    千百年来,永定河水哺育了北京人民的成长,两岸人民在与永定河朝夕相处相依相伴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永定河的美丽传说。流传下来的有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王老汉栽种河堤柳的传说,冯将军严惩老兵痞的传说,麻峪村由来的传说,以及刘娘府的传说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它说的是关于今天北京石景山的故事,十分有趣。石景山又叫石经山、湿经山。据许用宾撰《重建石景山天主宫碑记》云:“山曰石经,又云湿经”。永定河水由门头沟三家店出发流入石景山地区,然后经五里坨、麻峪、庞村、首钢厂区等地向东南方向流淌。“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里讲到的是:想当年,唐僧一行师徒四人从繁华的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走到永定河石经山这地界时被眼前这滔滔河水拦住了。只见那水面上风高浪急,黑压压的浪头一个接着一个,行人根本无法泅渡。师徒四人正在着急,只见水里游来一只大白癞头鼋,原来它正是这一方永定河里的当地守官,寿数已经高达一千多岁。大白癞头鼋挺身相助,用自己的宽大的脊背驮着他们师徒几个渡过河去。老鼋并请唐僧到达西天见到佛祖后,在佛前替它打问打问,它们大鼋类物种寿数几何,大限何时能到,几时才能转世投生修成正果。

    故事说到这里,诸位读者就听明白了,原来这里演绎照搬的却是古典长篇小说里的情节,在里的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里,说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受阻,幸得河里一头大白癞头鼋相助过河的故事。不过,人家过的那可不是什么“永定河”、“无定河”,而是当时的车迟国会元县境内的通天河,在今天的陕西西北方向。

    北京地区的人们为何能将的故事挪到他们居住的永定河岸的石景山?故事的来源,皆因为石景山上如今留下一个晾经台。说是唐僧从印度取完了经回来再路过永定河时,又是大白癞头鼋来迎接他们并驮送他们过河。游到半路,老鼋问起托唐僧给打问的事儿时,唐僧这才想起给忘了问。老鼋一怒之下,把唐僧一伙掀到永定河里。河水凶险,师徒四人连滚带爬抓挠上岸来,险得活命,而那几大箱子经书却纷纷落入水中。悟空等徒儿又慌忙转身入水打捞,又将湿透的经书在岸边石头上晾晒。于是这里就成了“晾经台”。此后,人们便把唐僧晾晒真经的这座山叫做“湿经山”,这个叫法传来传去,传到现在就叫成了“石景山”。这也正是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里描述的唐僧取经回来后,经历的最后的第九九八十一难,真经落入通天河水中,需打捞上岸后放在岸边石头上晾晒吹干。

    “永定河”是不是那条“通天河”?唐僧取经有没有经过北京这块地方?“晾经台”和“湿经山”真是他们西天取经一伙当年晾晒真经的地方吗?其实,这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44篇 北京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