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篇 千古之水倒流记——星云湖和抚仙湖出流改道
工程建设协调会。
2003年8月20日,曾培炎副总理在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工程线路。在工程线路入水口处听取了省、市领导对工程的基本介绍后,然后来到了抚仙湖。这一幅美丽的景色也许打动了他,这一次他向玉溪提出了“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旅游”的要求。这三句话成了玉溪人的口号和奋斗目标。
2003年11月12日,引水工程1#斜井开工,标志着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03年12月3日,出流改道工程九溪出口隧洞开挖。
2003年12月15日至19日,受水利部委托,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江川县召开了《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审查会。
2004年6月28日,旁通泄水道工程一标段开工。
2005年8月21日,旁通泄水道工程一标段贯通。
2005年9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农经〔2005〕172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原则同意出流改道工程可研报告。
2005年11月3日,出流改道入水口挺水植物带工程开工。
2006年1月5日,九溪出口顶管施工进场开工。
2006年4月6日,九溪湿地开工建设。
2006年4月15日,旁通泄水道工程全线贯通。
2006年6月4日,出流改道隧洞工程实现了全线贯通。
接下来的两年多,曾来调研的中央和省里的领导还有:罗干、黄菊、王兆国、建设部部长汪光涛、水利部副部长陈雷、云南省领导白恩培、徐荣凯、秦光荣、丹增、杨崇勇……
出流改道工程仅全国性专家评审会就召开了十五六次,在这些评审中,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李洪云副市长,工程建设管理局杨明局长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市委书记孔祥庚、市长董诗强给予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为争取国家对该项目的立项,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管理局协助市委、政府领导十多次上北京协调关系。
穿插在其中的是各种招投标和各类批复的记载,以及说不清的评审会、复审会、审查会、预审会、评估会、调研会,等等,等等。
向上,还涉及到中央的4个部委。多少事儿要报批。
各种报告、设计、方案就这样反复地修改、完善、补充。据说,光这些材料足足有2吨之多!
……
此外,设计人员还要计算:气象、水文、径流、地质、选址,还要进行各种分析:陆地生态、水环境、水生生态、水质预测、污染源预测、水土保持、两湖调节调度以及投资、补偿【比如抽水站和海口电站】和风险的估算。还有防洪和地震的考虑和计算。这些枯燥的数字我不懂。但我知道这是必需的。2002年,有关方面还进行过一次公众意愿调查,这一次,对这个工程了解的人占70.5%;觉得此工程有利的占80.9%到84.4%;认为对防洪不利和中立的占65.9%到72.8%;总取向支持占63%,中立占29.6%,反对的占7.4%。那时还有许多未知数连设计人员也说不清,比如水温,如果每天引入20万立方的底层水,水温到底能降多少?降温对抑制蓝藻能起多大作用?引水后抚仙湖的湖水会不会造成垂直对流,它的影响会如何?我由此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两湖之鱼是不是从此可以过界而自由往来了呢?那界鱼石上的碑刻是不是要改改了呢……湖水倒流给人以时光流转的奇妙感受:回到从前,回到童年,回到青春。
顶管和湿地:肾和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