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0篇 英雄多壮志,荒漠变绿洲——新疆兵团人屯垦治水纪实
几万大军,从解放了的城市和乡镇走了出来,走向了没有道路的千古荒漠,分别在两大盆地中的大沙漠的四周扎下了营盘。

    没有房子,他们就先搭起了帐篷和草棚,还挖出了洞穴一样的地窝子。

    他们把作战地图换成生产规划图,给战马套上犁绳,把战刀和炮弹重新冶炼,铸成了各种各样的农具。他们扛着枪和农具走向了荒地,在一声号令之后,他们把枪架在了田头,脱掉了衣服,抡着农具朝着脚下的处女地挖了下去。

    新疆无边的戈壁滩上到处燃烧着拓荒的篝火。

    一群在延安就开过荒的三五九旅的士兵们,坐在篝火旁,边烘烤着被汗水湿透的衣服,边唱着他们最喜欢的一首歌:《南泥湾》。

    随着充满欢乐明快的歌声在西部荒漠上的回荡,新时代的屯垦戍边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古老的化剑为犁的故事在共产党领导下又在西域得到延续。

    而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正式成立,则意味着屯垦戍边者有了一个新名字,那就是:兵团人。

    兵团人的故事从1949年开始讲起,讲到2009年,这故事还没有讲完,还在继续。这是个伟大的故事,是一部宏大的史诗。而下面要讲的兵团人和水相关的故事,只是这宏大史诗中的一个重要的篇章。

    二、开荒,像打仗一样

    兵团人进军荒原的战斗首先在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打响。

    南疆坐落着许多古老丝绸之路上的城镇,它们多数位于一些著名的河流之畔,已经开发出了大片田野,生长着稻米和棉花。本来屯垦部队也可以在这些河流旁边继续垦荒,但按照中央政府不与民争水、争地、争利的政令,王震命令他曾经当过旅长的三五九旅,远离这些水域,去开发那些没有人烟的处女地。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缘,有个叫“吾瓦”的地方,“吾瓦”在维语里的意思就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里土壤盐碱的含量超过植物生存极限近10倍,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穿着军装的开荒者们把坎土曼挖进了土里。

    今天如果去库尔勒,会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碑。这个碑不是给某个人立的,也不是为某个事件立的。这个碑是给一条渠立的。这条渠有一个让人觉得奇怪的名字,叫十八团渠。在纪念碑旁边,十八团渠还在流淌。马上就60年了,渠里的流水,还是那么清亮。

    十八团是一个团的番号。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时的一个团。1950年初,当它完成了所有的战斗任务后,与许多部队一样接到了开荒生产的命令,并很快开进了天山南侧的一片荒漠。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快要过去时,一位军人,用他过去指挥作战时常用的习惯性动作,在一张军用地图上画了一条红线和标识,然后以拳击桌,表示夺取胜利的坚强决心。但这次他不是指挥作战,而是标示一条水渠的走向和位置。这位军人就是著名的将军王震。

    水渠其实就是河,只不过这条河,不是洪水冲出来的,不是地质变动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靠人使用工具一下一下挖出来的。水渠是自然河流的延续,有了水渠,河里的水才可能按照人们的意志流进田野里。所以每要开发一片荒地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挖一条能把荒地和一条河连接起来的长渠。没有这样一条长渠,开出的荒地就永远不可能变成田地。

    于是挖水渠就成了屯垦要做的头一件事。

    头一件事一定要做好。为了做好这头一件事,王震将军亲自从办公室走了出来。3月的寒风像小刀子可以刺进骨头缝里。可他还是带着十八团修渠指挥部的同志们,走到了孔雀河边,进行实地查看,以确定南北两条渠线的施工方案。

    通过对地形坡降、土壤土质、占有良田、灌溉面积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0篇 英雄多壮志,荒漠变绿洲——新疆兵团人屯垦治水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