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3篇 曹公治水——一个河南人在台湾成神的传说
当丰沛。河内是古老的灌区,也是历代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历代迭有整修渠道之举;开圳引水,曹谨在家乡应该看了很多。因此,他采纳了幕宾林树梅有关兴修水利的建言,着手进行。

    曹谨自己并没有留下与开凿凤邑水圳相关事迹比较确实的记录。目前所见记载曹公圳最为周详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卢德嘉等刊辑的《凤山县采访册》。在1993年6月30日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的台湾历史文献丛刊:《凤山县采访册·庚部·列传·宦迹·曹谨》中,我们看到一段有关曹谨推动水利建设的描写:

    邑故多旱田,谨下车即巡田野,寻察水源至九曲塘淡水溪边,喟然叹曰:是造物者留以待人力之经营也。

    这段记录说明:曹谨不但能够如同林树梅所期许的那般躬亲其事,下乡巡野,寻察水源,而且也跟林树梅所提建言有了一致的看法,认为淡水溪【今高屏溪】边的九曲塘是开凿水圳源头的合适地点。不久,台湾知府熊一本也听到了曹谨下乡考察水源的风声;这年春天,熊一本在第一次接见曹谨并劝他兴水利的当时,因为曹谨始终没有表态,所以也就怀疑他没有着手实行的决心;现在既然听到曹谨已经有所行动的传言,于是又再次接见他,想要听听他的看法和做法,可曹谨不但依然没有谈到任何有关开凿水圳的事情,而且在会见之后也一直没有相关事情的文书报告,因为这样,熊一本就不免对曹谨开凿水圳的决心产生怀疑。

    熊一本后来在《曹公圳记》如此写道:

    数月后,人有言其度地鸠工,将为民开水利者。大令于继见时,言不及之,亦不形诸简牍,则又未见其必能行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熊一本的怀疑曹谨显然不是事实。到了第二年冬天,当曹谨以“水利功成”来向他报告的时候,第二次的接见经验终于让他理解:曹谨不但是“未为而不轻诺”的人,更是“未成而不轻言”的务实之人啊!

    关于曹谨推动水利建设的过程,《凤山县采访册·庚部·列传·宦迹·曹谨》继续写道:

    于是,【曹谨】集绅耆,召巧匠,兴工凿筑。公余之暇,徒步往观,指授方略,杂以笑言,欢若家人妇子。以故趋事者益众。

    然而,流传于凤山民间的传说,曹谨开圳的过程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一帆风顺的。除了困难的经费的摊派等问题之外,他还要面对一个最大的敌人,也就是熊一本曾经败在它的手下的“愚民狃于积习”的现实。因此,凤山当地民众至今还流传着一则开曹公圳当时所形成的“曹谨智斗龙母”的传奇故事。

    话说曹谨刚要开圳时,凤山地区大部分的农民因为担心开圳会坏了风水还是心存抗拒的。曹谨向来是不信邪的。在福建闽县任官时,他就因为不跟随民众跪拜求雨的特立独行,赢得上级领导“可任艰巨”的好评而派任“岁歉多盗”的台湾凤山。面对民智未开的迷信,曹谨一方面继续进行说服的政治工作,另一方面仍然自己带着工人,按照计划逐步施工。然而当工程进行到凤山县城北门附近的赤山庄时,状况还是出现了。在那里,连着几天,前一天挖起来的土方,第二天却都怪诞地被填了回去。曹谨听到这怪事随即赶到现场视察,但一点头绪都没有。然后,他听到了民间谣传的说法:传说当地的大埤【后来叫大贝湖,今为著名的澄清湖】住着龙母,旁边的草埤仔【后来叫小贝湖,现已填平】住着龙子,这对母子负责守护赤山庄的龙脉,而曹谨命令工人开始施工的地方恰恰是龙脉的喉部。在无计可施之下,他于是叫人找来一个乞丐,晚上留守工地。因为这样,一则曹谨也不一定相信的民间传说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人们说,那乞丐是能通阴阳的;一天半夜,他忽然听到湖水中传来凄切的哀嚎声,仔细一听,那是龙子向龙母哭救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3篇 曹公治水——一个河南人在台湾成神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