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8篇 千岛湖随感录
实践水利去了。

    戴震的水利功绩,主要是在屯溪修筑了珠塘坝,高10米,宽22米,顶长43米,横亘在华山岭与杨梅山之间,蓄水在百万立方以上,塘口置一石印为闸,坝底开一沟渠导水,既可养殖灌溉,又能泄洪免涝。作为两百多年前以科学兴水利的典范,珠塘坝至今仍矗立在屯溪。

    据说1965年,越南国家领导人胡志明由董必武陪同,到过屯溪,实地看了珠塘坝,大大称赞了一番。胡志明到屯溪,想来不会是专门看珠塘坝的,至于是游新安江还是登黄山,不便妄测。但那时候新安江水电站已经建成,在新安江流域的水利建设中,无疑最是举世瞩目,不仅改变了新安江的形态,也改变了她的生态,胡志明也许就是去参观水电站的。看了新安江大坝,再看珠塘坝,两者相隔二百年,一条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大河,几近脱胎换骨。

    说是脱胎换骨,其实也不确切。就新安江与人类的关系而言,在本质上并无改变。但凡人水共处之地,都是先有水流,后有人居的,新安江和徽州人,新安江和浙西人,当然也是如此。徽州人下新安的苍凉迷茫,浙西人上新安的浪漫放达,无非是一种亲水心理的表示,和人类对水的期盼一样,他们对新安江也满怀着热望,以求更进一步的融洽。

    这一点,新安江是能够做到的,只要人们也能真正的因势利导。

    新安江等了很久了,二百年前戴震的珠塘坝,还只是人类的小试锋芒,作为江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新安江水电站的横空出世,使之由激情任性转而和顺旷达,虽然被拦腰截断,却听从了人类安排,将百米大坝圈起的怀抱,当作长途奔流中的一处驿站,在这里积蓄能量,释放激情,于重新出发之际,为这个世界创造理想和奇迹。新安江是一条有灵性的江,向来非同寻常的流势或许早就给了人类以开掘自身潜智的空间,在绵亘漫远的等待中,它想知道,究竟哪一个位置最适合展示自己的另一面,另一种状态。

    这就是新安江水电站所在之地,位于浙江西部的建德,与新中国整个大建设同步的水利事业,一次又一次对新安江的勘测,如同人与江的无声交流,以求达成默契,新安江知道,它的新态势,就要在这里显露了。

    天生铜官峡

    新安江大坝的坝址,叫铜官峡,顾名思义,是一条峡谷。她最初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的,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是从记载中可以知道,峡谷的两边,各有一个村庄,以方位区划,分别叫做东铜官村和西铜官村,都是依山傍水,守着从峡谷间穿越而过的新安江。

    我见过一张摄于1958年的黑白照片,初夏时节,照片上四个人,靠前的两个是外国人,一个戴鸭舌帽,一个戴藤条安全帽,稍后的两个应该是中国人,都戴安全帽。图片下方的说明是:民主德国专家站在铜官坝址山坡眺望对岸的西铜官村。顺着他们的眼光看去,是散落在河滩上的一片房舍,低矮陈旧,想必从对面的山头看过来,东铜官村大约也是这个样子。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新安江水电站已经动工了,这条峡谷,就是将要建造水库大坝的地方,东西两个铜官村,都将被淹没,但当时的村子里,应该还住着人。可惜照片太小了,看不出在远处的西铜官村里,是否有村民走动,是否还隐约飘荡着最后的炊烟。

    新安江水库坝址的确定,是在1955年的11月初。是月2号上午,时任新安江水电站选址委员会主任的李锐,宣读了一份《决议书草案》,说是草案,措词却非常肯定,其中第三条称:“……新安江水电站坝址选址委员会最后选定的铜官坝段内上段作为新安江水电站初步设计的坝段,从而进一步勘探,确定最后的坝轴。对其他坝段可不再进行研究。”从过后的事实来看,这也就是说,新安江水库大坝的位置定在铜官峡已成了定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治水史诗简介 >中国治水史诗目录 > 第68篇 千岛湖随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