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汉阳铁厂弊端重重难以为继,不得已由官办改商办
:“这是非常对的,务必如此,才能办好。铁厂生产一吨钢,成本要十二三两,西洋一吨钢只要六两,而且质量好,人家如何会买我们的?这成本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运费高。马鞍山的煤,运来汉阳已经远了,还要从开平、日本去买焦炭,就更远,运费更高昂。二是人员太多,开支太大。当然,还有浪费上的原因。”

    盛宣怀不停地吸着雪茄,眼睛时不时地眺望远处山坡田垅上的桃花、李花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似乎在尽情欣赏眼前的山乡野景。

    见盛宜怀长时间不做声,郑观应以为他还是不想接办,便说:“杏荪兄,你不是很想做中国第一洋务家吗?如果把铁厂接过来,把它办好了,你便一定是第一洋务家了。张之洞办不成的事,你办好了,这天下还有谁来与你争高下?再说,张之洞与外国人交往颇多,倘若你不答应,他就会转而找洋人。若洋人接办,就不好了:第一,会让洋人更瞧不起我们中国;第二,这么一块肥肉让洋人得了,也真是遗憾事。”

    “陶斋,铁厂的根本出路是在钢铁的销路。销路旺,铁厂就活了,没有销路,再怎么整顿改进都是白做的。”盛宣怀又点起一根雪茄,吸了一口后,慢慢地说,“这两个月来,我一直在考虑这个事。中国用钢铁最多的地方只有铁路,若铁路大兴,则钢铁销售就可以大旺。但目前津通铁路已建好,其它铁路虽计议多时,却动工无期。铁路不兴,铁厂的钢铁就只有积压起锈了。”

    “敦促芦汉铁路马上动工。”郑观应也在想这个问题。“汉阳铁厂的兴建,当初便有为芦汉铁路提供钢轨的一层用意在内,只是后来芦汉铁路停下来了。现在看来只有芦汉铁路动工,才可能使铁厂的钢铁有大量销路。据说当年李中堂反对重修芦汉而主张先修津通,是怀着点私心在内的。津通在直隶地面,对他有利,芦汉是直隶和湖广两个总督联合起来一道修,他担心张之洞拥芦汉之功而坐大。”

    盛宣怀笑了笑:“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话,李中堂知道了,可不高兴啊!”

    郑观应哈哈笑起来说:“李中堂想压张之洞,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我就是当面对他说,他也不会否认。不管怎么样吧,反正李中堂的直督早已让出来,眼下的王文韶是资格老才干弱。他不会压张,反倒是想借张的力量来办成芦汉铁路,为自己脸上贴金。”

    盛宣怀说:“我们先跟张之洞讲好,让他和王文韶合奏芦汉铁路近期开工,这个折子批下来了,我们再谈接手的问题。”

    郑观应说:“芦汉动工是大有希望的,这两个月来已有人在造这方面的舆论了。据说折子也上了两三份,《字林西报》、《字林汉报》上有好几篇文章都在谈这事。”

    盛宣怀笑了笑说:“陶斋,你知道吗,这都是你在汉阳期间,我配合着你做的事!”

    “哦!”郑观应恍然大悟,不觉伸出拇指来。“杏荪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高明,高明!”

    盛宣怀收起笑容,老谋深算的本色立即恢复:“芦汉动工是第一步,但芦汉即便动工,也不能保证汉阳铁厂的钢铁就一定畅售,人家洋人的钢铁又好又便宜,为何不买他们的?况且还有回扣,和各种各样看不见的贿赂。要确保铁路用铁厂的钢,还得有个措施。”

    郑观应说:“芦汉铁路肯定在张之洞和王文韶这两个总督的手中掌握着,张肯定会要用汉阳铁厂的钢。”

    盛宣怀冷笑道:“办实业,要彻底打掉书生气不可。陶斋兄,你身上还有几分书生气没打掉。张之洞如果真有办实业的本事,铁厂也不会来叫我们接办。你想想看,他要做总督,还要办别的局厂,他会有多少心思来直接管铁路?到时候,他只是一个傀儡,实权都在别人的手里。”

    “你的意思是……”

    盛宣怀胸有成竹地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目录 > 二、汉阳铁厂弊端重重难以为继,不得已由官办改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