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部分 论人
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这是孔子修《春秋》的时候做出的评论。在这个问题上,孔子的判断未必就正确。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臧武仲根本没有要挟国君的能力。
这件事情略有些复杂,当初臧宣叔从铸国娶了老婆,生了两个儿子臧贾和臧为,老婆死后,又娶了老婆的侄女,生了臧纥,臧纥从小就养在宫里,因此受到鲁国国君鲁襄公的喜爱,被立为臧家的继承人,后来臧宣叔去世,臧纥接掌臧家,就是臧武仲。臧贾和臧为则离开鲁国到姥姥家居住。臧纥和季武子的关系好,但是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帮季武子管了一件家事,帮助季武子立了自己喜欢的小儿子季悼子为继承人,结果得罪了季武子的大儿子公弥。后来公弥和孟孙家串通,诬陷臧纥叛乱,三番五次之后,季武子终于上当,于是出兵攻打臧纥。臧家的实力比季孙家差太多,只得逃出鲁国。
逃出鲁国之后,臧纥派人去请哥哥臧贾回鲁国继承臧家,臧贾于是派弟弟臧为回鲁国去向鲁襄公请求。谁知道臧为到了鲁国之后,请求鲁襄公立自己。看来,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也靠不住。臧纥担心臧为搞不定,于是冒着危险回到臧家的封地防地(今曲阜境内),然后派人去向鲁襄公请求,说是自己并没有叛乱,只是办了蠢事,如今自己被赶走没关系,希望能够另立继承人,保留臧家的封地和地位。于是,鲁襄公任命臧为为臧家继承人,臧纥在防地办了移交手续之后,逃亡齐国去了。
为什么说臧纥并没有要挟鲁襄公呢?第一,臧纥本人自身难保,完全没有资格要挟鲁襄公;第二,要挟鲁襄公没有意义,因为鲁襄公也要看季武子的脸色说话。那么,臧纥为什么要提这样的要求呢?第一,臧纥与鲁襄公的关系非常好,这相当于请朋友帮忙;第二,臧纥确实很担心家族失去地位。而臧家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基于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鲁国的“亲亲上恩”的传统,大家都是周公后代,也不好意思赶尽杀绝;第二是季武子已经明白臧纥是被冤枉的;第三则是鲁襄公出面斡旋,大家趁机给个台阶。
这件事情上,臧纥做了蠢事,但是能够冒着风险回来帮助哥哥拿到继承权,则反映了他为了家族甘愿冒险,而不是要挟国君。
有的事情是犯忌讳的事情,虽然你不是那个意思,也会被人认为是那个意思。譬如,你向你的客户或者下属借钱,就会被认为是索贿。
16.14(14.43)★★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春秋时期没有椅子凳子,所谓的坐都是跪坐,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现在泰国人还是跪坐,不过屁股不在腿上,而脚不能向前,一定是在屁股旁边,否则就是不礼貌。所谓夷俟,就是坐平了,屁股坐在地上,大抵两只腿也都伸直了向前,这样固然舒服,却是很不礼貌的。
原壤是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对于周礼很是蔑视。孔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朋友?基本上应该是小时候一块捡破烂的朋友了,也就是发小。
《礼记·檀弓下》记载,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帮他清洗棺木。原壤跳到棺材边说:“我很久没有唱歌了。”于是唱道:“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斑白的狸猫之首,牵着你柔软的手。)”孔子装作没听见而走开。随从的人问:“先生不可以使他停止吗?”孔子道:“据我所知,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他老娘是他的亲人,我是他的朋友。他怎样对待他的亲人是他的事情,我只需要做到朋友该做的就是了。)”